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迎八方來客 “中國設施蔬菜產業硅谷”的蝴蝶效應

   日期:2018-04-2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768    評論:0    

  這里是“中國設施蔬菜之鄉”,這里正在打造“中國設施蔬菜產業硅谷(簡稱‘菜谷’)”,設施蔬菜種植面積約60萬畝,年產量達450萬噸,菜農畝均純收入超3萬元;這里是溫室大棚建造及管理模式的輸出地,催生了1100多家“農”字號企業;這里是設施蔬菜從業者心中的“圣地”,每年接待為菜而來的客人超過200多萬人次。這就是山東省壽光市“設施蔬菜產業大融合”帶來的富民強市效應。

  一產筑基:瞄準世界設施蔬菜生產先進水平

  在壽光市,菜農之間見面打招呼,最常用的問候語是:“你今年玩了幾個棚?”以往,誰家玩的棚多,代表這家“水平高、能受累”。而今,上口鎮王留營村菜農孫明山卻另有一種底氣:“俺就玩了一個新大棚,但去年俺一個棚毛收入近50萬元。”

  孫明山所言的新大棚,不是一些企業投大錢建設的“高大上”玻璃溫室,而是現在壽光市農民正在普遍使用的大棚。“棚內使用面積4畝多,是老棚的3倍,土地、陽光的利用效率更高。再看棚里的設施,水肥一體化,自動卷簾、噴淋、補光、殺蟲,都能通過手機操作。”孫明山談笑間點出了新大棚的“奧妙”。

  壽光市委副書記孫修煒介紹,孫明山使用的新大棚,是壽光市正在推動的大棚“兩改”中的智能化冬暖式大棚。新大棚除了棚體更大外,還配套水肥一體化、溫濕度自動控制等物聯網管理新技術,并盡量讓農民學會“使用手機種菜”,既大幅降低勞動強度,又提高管理精準度。

  洛城街道李家村黨支部書記李昌全說:“以前,種菜是個辛苦活兒,年輕人不愿意干。現在,很多年輕人回來了,他們用手機就能完成卷簾、調控溫濕度、澆水、施肥等環節,還帶頭使用高碳有機肥、生物源農藥等新技術,蔬菜品質更好,銷售渠道也更多元,種棚收入遠超打工收入。”

  二產拓面:讓“溫室大棚、壽光制造”成為響亮品牌

  崔西良是壽光市圣城街道崔家村人,自1987年開始種植設施蔬菜,一路走來,現在已是山東西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他管理著3個設施農業園區,旗下的溫室工程建造公司,每年為全國各地建造大棚3000個以上;公司研發的兩種水肥一體化設備,已被列入山東省農機購置補貼目錄。

  “我們現在能夠提供完善大棚建造服務,可稱其為‘交鑰匙工程’。”崔西良自豪地說,“從規劃設計、選址選材、建造安裝、棚內設備,到優質種苗供應、人才輸出、技術服務、市場銷售,我們都能滿足客戶的要求。”

  目前,壽光市已有大棚建造及管理設備研發企業600多家,種子種苗企業429家,叫響了“溫室大棚、壽光制造”這一響亮品牌。

  三產增效:“菜谷”迎八方來客

  在位于洛城街道的高新技術集成示范區,穿行約半小時,記者就看到了高標準冬暖式大棚、荷蘭模式紋洛式智能玻璃溫室、新材料薄厚墻冬暖式大棚等十幾種現代化大棚。

  壽光市農業局項目辦主任石磊介紹:“示范區旨在展示設施蔬菜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裝備及銷售新業態,目前正在重點打造設施農業技術展示區、科研成果轉化區、生物育種技術實驗區、數字農業示范區、節水農業示范區及全國農民教育培訓中心的‘五區一中心’。”

  “這里今后就是壽光‘菜谷’的核心區。”壽光市副市長王麗君說,“以后來壽光參觀學習的蔬菜產業從業者,可以直接到這個示范區來,用最短的時間全面了解感受國際一流的設施農業。有志于此的,還可以留下來參加系統培訓。”

  現在,自信而開放的壽光市,敞開懷抱迎接來自全球各地的朋友。壽光市舉辦的中國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已連續成功舉辦了18屆,共有來自全球各地的2600多萬人次參會。“以菜博會為窗口,壽光將全面展示作為‘菜谷’的獨特魅力。”壽光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袁世俊說。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