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平泉市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格局,通過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強現代園區建設、強化農產品精深加工,圍繞打造京津特色農產品供應基地,著力轉結構、增效益,發展現代農業。
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做龍頭、做基地、做品牌”為著力點,發展壯大特色富民產業。去年實施森源食用菌科技園、歐李深加工、振邦蔬菜深加工等千萬元以上項目22 個,新增大田結構調整面積15.3 萬畝,新增設施菜5900 畝,新建經果林基地2.2 萬畝。
打造農業特色品牌。以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為目標,打造平泉香菇、平泉黃瓜、契丹紅蘋果等特色品牌,建設京津有機農產品供應基地。“平泉香菇”獲得全省十佳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稱號,食用菌產業入選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典型案例,今年預計培育中國馳名商標6 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3 件。
強化農產品精深加工。以山杏、食用菌、中草藥加工為重點,充分發揮李玉食用菌產業院士工作站等平臺作用,支持森源、亞歐等龍頭企業提升產品層級,補齊農產品深加工短板。加快建設振邦蔬菜深加工、歐李深加工等項目,實現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的雙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