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普及,驢的傳統役用功能逐漸被機械設備所替代,“役用養驢”向“商品養驢”轉型發展。烏蘇市西大溝鎮巴依阿蒙村農民潘江濤就是通過“商品養驢”走上了致富路。
3月27日,記者來到潘江濤的養驢基地看到,他正在給51頭驢喂飼草料。潘江濤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每公斤驢奶賣到了80至100元,并且市場需求量很大。
烏蘇市西大溝鎮巴依阿蒙村養驢專業戶潘江濤說:“因為養這個驢,當時想的是因為飲食上面腫瘤多,驢奶對腫瘤這一塊有一定的療效,為了這個目的而養這個驢的。
說起養驢,潘江濤可不是“菜鳥”,上世紀80年代家里就養過驢,對驢的生長特點及生活習性有充分的了解。2016年潘江濤出資近20萬元,從南疆引進了17頭“疆岳驢”進行養殖。“疆岳驢”因其體型高大,肉制品品質高等特點,深受市場的青睞。
烏蘇市西大溝鎮巴依阿蒙村養驢專業戶潘江濤說:“養了驢以后,驢奶的市場供不應求,現在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以后,生活質量下降,免疫力低下。好多人容易生病。驢奶是一種富硒產品,硒對人體是一種增加免疫力的物質,所以說驢奶是供不應求。驢吃的少,因為它的抗免疫力特別強,不生病。
據了解,驢奶屬于天然富硒食品,每一百毫升驢奶中硒含量達到10微克。科學界研究發現,驢奶中的微量元素硒對加速身體新陳代謝,延緩細胞衰老,提高人體免疫力,實現營養平衡有重要作用。短短兩年的時間,潘江濤的養驢數量從最初的17頭發展到目前的51頭,驢奶不僅滿足了烏蘇本地市場需求,還遠銷到克拉瑪依市等烏蘇周邊縣市,每年的養驢效益也達到了20萬元。
烏蘇市西大溝鎮巴依阿蒙村養驢專業戶潘江濤說:“收入這一塊現在賣驢奶了以后,用賣驢奶的收入再養驢,下的小驢,公驢賣了以后吃肉,母驢自己繁殖,循環的來養殖。光養殖這一塊加上小驢的話,一年保守一點是20萬吧。
趕著毛驢走上致富路的潘江濤談及未來的發展信心滿懷。今年潘江濤成立了民鑫農民種養專業合作社,不僅自己增收致富,他還要帶動更多的人致富。
烏蘇市西大溝鎮巴依阿蒙村養驢專業戶潘江濤說:“再以后準備帶動我們的社員家家戶戶把這個驢養起來以后,把這個驢產業做強、做大,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