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從福建省漳州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近年來,南靖養魚戶簡東聯在南靖書洋鎮田中村開辟了15個香魚養殖池,規模從最初的4萬只魚苗發展到存池量100萬條。
“香魚又稱‘環保魚’,對水質的要求近乎苛刻,一開始我壓根不信可以人工養殖。”簡東聯說,養香魚十分講究,要通過海水育苗、淡水養殖。水質清度要求1米見底,不能有任何污染,否則香魚根本無法存活。
“十幾年前,每到春天,九龍江入海口經常能看到幼年香魚成群結隊逆流而上,但后來水質有所下降,香魚也就不見蹤影了。”簡東聯介紹說。
據介紹,香魚又名鲇魚,屬入海口洄游性魚類,喜歡棲息在與海相通的溪流之中,以粘附在巖石上的底棲藻類為食。它的背脊上生有一條滿是香脂的腔道,因能散發出濃郁的芳香而被稱為“香魚”。香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在中國、日本和東南亞被稱為“河魚之王”,深受市場歡迎。
“香魚經濟效益很好,一斤批發價可達30元,但由于對水質要堅持高標準,前幾年我只敢在南一水庫小規模飼養。”簡東聯高興地說。
作為國家生態縣的南靖是養殖香魚的風水寶地,尤其近年來,南靖縣委、縣政府大力推進九龍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對畜禽養殖、工業污染、生活垃圾、農業污染等方面進行重點治理,水質得到很大的改善。他才有了擴大規模的信心,把新增15畝的香魚養殖基地落戶在書洋鎮田中村山腳下,引用九龍江支流白鷺溪清澈無污染的水來飼養香魚。
從魚苗的投放到養成賣出,最短僅需4個月。目前,簡東聯的香魚養殖基地平均每年能賣出60噸香魚,主要銷往廈、漳、泉及深圳,產品供不應求,已占據當地香魚市場80%~90%的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