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總體要求,其中有關“三農”的改革進展受到社會普遍關注。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日前在出席第五屆中國經濟安全論壇時表示,2014年是“三農”改革設計元年,各有關部門正在抓緊設計。今年底,有關“三農”的各項政策將陸續(xù)開始出臺,改革任務的真正密集期應該在明年。
陳錫文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共涉及336項具體改革措施,其中有50項左右、約15%直接和“三農”有關。“很多同志跟我說,三中全會開完了,2014年應該是改革元年,但好像很多事沒有動。其實我理解,2014年是設計元年,中央提出了改革要求,到底怎么辦,各有關部門都在抓緊設計,各項政策到2014年底將陸續(xù)開始出臺。”
陳錫文介紹說,針對農業(yè)和糧食安全形勢,國務院已采取了一些重要的措施,有的政策已經出臺,如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今年已在部分地區(qū)啟動了棉花和大豆試點,實行目標價格轉變改革;有的則正在設計中,比如“如何釋放土地承包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的抵押權”,有關部門正在研究方案,準備報批。
陳錫文特別提到了土地制度改革的進程。他說,土地制度改革分兩個部分,一是農地自身,改革的基本方針已經提出來了,就是“明晰所有權、穩(wěn)定承包權、放活經營權”,在此基礎上,不斷推進土地合理流轉和適度規(guī)模經營,創(chuàng)新農業(yè)經營主體,目前相關政策已經出臺。二是建設性用地,包括國家對農地的征收、農民集體建設用地的利用,以及農村住房及宅基地的相關改革等。“這一部分,據我所知有關部門正抓緊研究相關的政策措施,正在按照程序報批。快的話,年內試點改革方案就可以拿出來。”陳錫文說。
記者近日在全國人大采訪時獲悉,相關部門正加緊研究修改《土地承包法》,“賦予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權”有望寫入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