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新生代農村電商創業青年如何成為明天"大掌柜"

   日期:2014-11-2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95    評論:0    
  他們是一群返鄉創業的青年,一根網線,聯通起小鄉村到大世界的夢想。他們在這里起飛,一同起飛的,還有他們生長于斯的鄉村致富夢想。
 
  童志達不敢相信,總理竟然來到了他的網店。11月1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來到浙江義烏“網店第一村”青巖劉村,在童志達的網店里,總理聽說童志達大學畢業后到劉村創業,幾年間月銷售額已過百萬元,他高興地鼓勵正忙著接單的“店小二”既當就業者,又當創業者,未來成為“大掌柜”。
 
  “我是一個來自山村的孩子,有著創業的夢想,是這個電子商務時代造就了我,也造就了大批跟我一樣的人。”童志達說。
 
  在電子商務發展勢頭強勁的農村,一批批青年創業者從“店小二”正在或已經成長為“大掌柜”。據阿里研究中心統計,在淘寶網數百萬賣家中,近一半為農村戶口。截至去年11月底,淘寶網注冊地在農村的網店數為203.9萬家,比上年增長了24.9%。這當中,迅速成長的新生代農村創業青年已經成為農村電商的中堅力量。
 
  返鄉,抓住改變命運的機會
 
  畢業,打工,返鄉。這幾乎是所有80、90后農村電商創業青年走過的路。
 
  2008年,河北省保定市白溝鎮的女孩龐文麗從河北大學中文系畢業,由于工作不滿意,她來到北京,幫經營箱包生意的父母賣包。“批發市場環境不好,實體店生意也越來越不好做。”
 
  受金融危機的沖擊,2008年前后,白溝箱包海外訂單大減,實體經營受到極大沖擊。也就是在這時,網店在白溝悄然興起,星火燎原一般,很快形成了全民開網店、人人淘寶的獨特景觀。到去年底,白溝已經出現3000多家網店。
 
  “我家親戚跟我同齡的孩子們一個個都陸續回家開網店了,我2011年才下決心回家開店,算是趕上了網店創業的末班車。”龐文麗說。
 
  搭上電商這列快車,這個曾經嚴重依賴出口的小鎮不但頂住了金融危機的沖擊,還迎來了發展的春天。2008年之前,白溝箱包年銷量是5億只,如今銷量已超過7億只,這其中主要來自電子商務渠道貢獻。
 
  對于成千上萬像龐文麗一樣的農村電商創業者來說,這是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而正是他們命運的改變,也逐漸促成了淘寶村命運的改變。江蘇省沙集鎮東風村的就是這樣一個村子。這個蘇北地區的貧困村因為一個80后青年的電商創業點子而脫貧致富。
 
  孫寒從南京林業大學畢業后,沒有穩定工作,收入也不高。2006年,26歲的他返鄉創業,和同村的兩個青年開了村里第一家家具網店,由于樣式受歡迎,價格低廉,在網上大賣,三個年輕人也賺到第一桶金。
 
  好事傳得快。村民們得知后,紛紛效仿復制。于是,在這個小村莊里,家具產業從無到有,幾年內迅速壯大,使村里徹底擺脫了貧窮,成為現在年銷售額達8億元的聞名全國的淘寶村。
 
  如今,孫寒的生意越做越大,一年營業額達600多萬元。“我制作出的家具不僅價低,而且時髦,滿足了都市白領兼顧時尚和實用的需求,在淘寶僅6個月銷售額就達上百萬元。”孫寒說起來很自豪。
 
  創業,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
 
  “那么多開網店的人,有些人開一個死一個,有人一開就成,你以為都能掙錢呢!”快人快語的龐文麗說。
 
  這是她的真心話。在大浪淘沙的網店商海中沉浮3年,這位80后農家女孩終于成為了同業中的“領頭羊”,她的箱包網店月交易量達到7萬筆。說這話時,她有幾分自豪,幾分感慨。
 
  “你先等一下,我有點急事要解決。”龐文麗抱歉地笑笑,連續高強度的工作讓她略顯疲憊。
 
  進入11月以來,網上訂單大增。“雙十一”當天,龐文麗的網店賣出了300萬元的銷售額,是平常的三四十倍。“這是我沒預料到的。去年‘雙十一’當天,銷售額也就是平常的十倍左右,沒想到今年又翻了好幾倍。”
 
  對于這樣的成績,龐文麗又高興又苦惱。“事先沒有備足貨,不能及時發貨,顧客就會催促、投訴。”龐文麗剛才的“急事”就是去安撫顧客情緒了。
 
  這些天,她的團隊每天只能睡幾個小時,剛剛送走“雙十一”,緊接著又在備戰“雙十二”,隨著年底消費高潮來臨,這樣的工作強度還要持續。顯然,這個不怕吃苦的年輕女孩已經習慣了。
 
  電商淘金并不容易。要有毅力、肯吃苦,還要有頭腦、懂管理。“在白溝,幾乎家家戶戶開網店,怎么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龐文麗思路清晰地分析,“有些80、90后開店,沒有耐心、坐不住,自然就被淘汰了,還有些人上新款的速度太慢,或者款式不對路,慢慢也被淘汰了。”
 
  為了保證品質、降低成本,龐文麗和老公一起建起了箱包加工廠,這是她的父母當年想做而沒做到的。“現在父母在北京的生意也不經營了,退休了。”龐文麗夫妻倆接棒,投入這個新辟的戰場中。
 
  從兩三個人的團隊到50人的團隊,在生意做大的同時,龐文麗時時感到自己知識儲備的不足,“畢竟不是學管理出身,常感到管理上力不從心,有機會一定要讀個MBA。”說完她笑了一下,“時間太寶貴了,一瓣兒恨不得掰成三瓣兒用。”
 
  轉型,在變數中尋找突圍方向
 
  一個村里爆發式涌現數千家網店,且商品同質化嚴重,必然導致競爭愈演愈烈。龐文麗、孫寒他們都看到了其中的隱憂。
 
  “拼低價是網店競爭的主要策略,最初的時候,網銷家具的利潤能達到100%~300%,現在因為競爭激烈,能有20%就很不錯了。”孫寒說。他已經逐步把重心向代工方面轉移。
 
  孫寒深知,未來要想立穩腳跟,必須走品牌化發展,而人才不足是讓他最頭疼的事情。“眼下最大的問題就是招工難。周邊的人力已經不能滿足村里工廠需求。”為了招到人,鉆孔工等工種開出了四千到七千的薪資。
 
  去年底,沙集鎮電子商務產業園項目已經開始建設。東風村黨支部書記王敏介紹,產業園一旦形成,就會改變現在網商作坊式的生產模式,通過規范發展,做出品牌,開辟更廣的市場。
 
  龐文麗也遇到了同樣的難題。“同村人大都自己開店,外邊的人咱這小村鎮又留不住。”前一陣急缺美工,龐文麗讓表弟臨時去學了倆月,現在已經上崗了。然而,對于面臨轉型的網店,人才的不足已經成為絆腳石。
 
  “低價拼下去只會一步步壓縮利潤空間,不是長久之計。”龐文麗已經邁出了轉型第一步,今年9月,他們飛向南方,在廣州白云區開起了一家中端價位的箱包經營店。“那邊人才多,技術好。為了網店經營好,再遠也要去。”
 
  “夢想一定要有,萬一能實現呢?”龐文麗在社交網絡上寫下這句話。她為夢想找到了出路,還有像她一樣千千萬萬的農村青年創業者呢?他們返鄉回巢,讓農村不再“空心”,給農村帶來活力,他們用自己的知識和頭腦改變著自己的生活、改變著家鄉,他們也定能在競爭與淘汰中穿透迷茫,找到升級版的電商方向。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