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16日召開的我市林下中藥材種植(養殖)現場推進會上獲悉,2018年,我市將大力發展林下中藥村種植(養殖),全年新發展林下中藥材種植8萬畝,適量發展林下中藥村養殖,各縣區至少建成一個500-1000畝的核心林下中藥材種植基地,輻射帶動3000畝以上的林下中藥材種植示范園區,讓森林生產出更多的綠色有機無公害藥材。
我市現有中藥材基地面積80余萬畝,占全省種植面積的五分之一,涉及鄉鎮68個,其中木本藥材基地60萬畝,主要以杜仲、銀杏、黃柏、厚樸為主,林下草本藥材基地12萬畝,主要有芍藥、前胡、柴胡、桔梗、丹參、葛根等多個品種,林下養殖業有林麝、梅花鹿、蛇等,畝收益平均在3000元以上,全市林農人均收入增加200元左右。各縣區在林下中藥材種植(養殖)中也形成各種特色,初步探索出一條良性發展之路。青川天麻、旺蒼杜仲、蒼溪川明參、昭化茯苓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蒼溪被譽為全國“川明參特產之鄉”,旺蒼被命名為“全國名特優經濟林杜仲之鄉”,青川建成天麻之鄉,利州靈芝暢銷國內外,為全市林下經濟產業化和市場開發以及中醫藥產業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2018年,我市將結合綠化全川廣元行動、新一輪退耕還林、森林撫育工作,按照生態優先、突出特色、農民自愿、大戶帶動的原則,把好林下中藥材品種選擇、種苗質量、豐產栽培管理、無公害防治關鍵環節,促進林下中藥材基地做強做優,做到建一片成一片,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示范基地,各縣區每年至少建成一個500-1000畝的核心林下中藥材種植基地,輻射帶動3000畝以上的林下中藥材種植示范園區,讓森林生產出更多的綠色有機無公害藥材。
各縣區要繼續培養扶持一批發展潛力大,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和林下中藥材專合社,在壯大規模、提高品質、擴大影響的基礎上,加大有機基地認證、原產地申報和品牌認定,精心培育一批拿得出手、走得出去、叫得響的特色品牌,切實提升我市林下中藥材的知名度和認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