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兩會]“互聯網+農業”為農民增收拓寬渠道

   日期:2018-03-1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263    評論:0    
核心提示:科學制定規劃,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依靠改革創新壯大鄉村發展新動能……發展“互聯網+農業”,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李克強總理在部署2018年工作時指出: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科學制定規劃,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依靠改革創新壯大鄉村發展新動能……發展“互聯網+農業”,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農村也在激蕩中煥然一新,水、路、電、網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然而,相比于城市的繁華與快速發展,農村略顯遜色,農民的平均收入也低于市民。更令人堪憂的是,有些農村地區還處于“半封閉”狀態,一些農民嚴重缺乏“互聯網思維”,不喜歡也不會“上網”,對外界“互聯網時代”的快速發展渾然不覺。

 

相比于傳統的種植、養殖業,農民即便收成好,也要為“銷路”發愁,每年的瓜農、菜農由于農產品滯銷的新聞報道屢見不鮮。即便遇到好的市場行情,除去土地、人工等成本,農民辛苦勞作到手的收入還是很“微薄”。筆者曾經參與過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發現經營農、林、牧、漁服務業的農民收入遠高于單純傳統的種植、養殖業,而且經營風險更小。

 

在互聯網時代,萬事萬物可以通過網絡產生聯系,我們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也終將不會獨善其身。隨著國內網絡的“降費提速”,農村“寬帶”的普及,農業“觸網”也將更為便捷,農民嘗試利用“互聯網+”也將為收入的增加,開辟更為低成本的新渠道。

 

“互聯網+農業”為農民增收帶來新模式,“互聯網+農產品”可以讓當地特色“產品”走向世界。在信息化時代,互聯網幾乎可以連接“萬物”,其傳播輻射效應不言而喻。相比于傳統的農產品及服務營銷模式的局限性,只能在當地的有限區域進行交易而言,“互聯網+農業”將打破時空的界線,向世界推廣自己的產品及服務。農村是一片廣袤的天地,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以土雞蛋、鄉村游等為代表的“農產品”是在外界擁有不可估量的潛在市場。因此,農民可以借助“互聯網+農業”,在挖掘當地適合“觸網”的“農產品”時,或利用社交平臺、網絡平臺,或自建“農產品”營銷平臺讓當地特色“產品”走向世界是大有可能。與此同時,“電商+村郵局”在“大數據”的支持下,利用“互聯網思維”更是讓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難題得到緩解,為農村“淘寶”開辟一片光明前景。

 

誠然,“互聯網+農業”要在廣大農村落地生根,為農民增收帶來實惠,也絕非是一蹴而就。一方面,需要廣大農民朋友轉變思維理念,積極擁抱互聯網時代,主動掌握學習網絡新知識;另一方面,需要包括大學生村官在內的投身鄉村振興事業的新青年和各類社會人士攜手共創,積極探索農業發展新模式,帶領農民投身進入“互聯網+農業”的發展中。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農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命脈,發展與否直接關系著社會的穩定與繁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征程上,扶貧攻堅已然進入深水期,“互聯網+農業”必將為激活農業市場、要素、主體帶來新模式,也必將為成為農民增收的新模式。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