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林橋:帶動全鄉“脫貧摘帽”

   日期:2018-01-26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49    評論:0    

  林橋,男、漢族,中共黨員,現年42歲。2005年返鄉籌建鑫橋蔬菜基地,2006年成立了奉節縣橋聯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2008年底當選為重慶市第三屆、第四屆人大代表,2011年底當選為奉節縣第十六屆人大代表。自2007以來,林橋先后被縣委、縣府授予“務工返鄉創業杰出青年”、“奉節縣十大創業標兵”、“奉節縣農村經濟帶頭人”、“縣科學發展觀先進個人”、“奉節縣2010年度杰出專業人才”、“重慶市優秀共產黨員”、“2016年重慶市扶貧攻堅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載著夢想返鄉種植蔬菜

  林橋于1991年讀書畢業后,先后在廣東、海南等地務工,特別是在廣東從事蔬菜搬運過程中,觀察到市場上的蔬菜大部分通過集裝箱和冷藏車從山東壽光轉運來,天南地北,千里之遙,小小蔬菜除去高昂運費后,依然有利潤可賺。

  林橋經過一番了解,發現無公害蔬菜很受消費者歡迎,尤其是高山地區的無公害蔬菜,價格甚至與肉價相差無幾,利潤空間相當大。奉節縣龍橋鄉也具備發展高山無公害蔬菜的條件,而且從重慶到廣州的路程比山東要近,利潤空間更大。于是萌發了利用家鄉的天然資源優勢,辦一個蔬菜基地的念頭。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他大膽辭去工作,輾轉于湖北的長陽、五峰、大山頂、火燒坪等與家鄉自然條件相似的大型蔬菜基地實地考察,深入山東壽光蔬某菜基地取經。從結識的山東壽光蔬菜老板和廣州蔬菜老板身上,他得到許多關于生產和銷售“兩頭在外”經營模式的啟示。在熟悉了蔬菜基地的運作模式及所需要的基本設備和技術后,返回廣東聯系經售商,簽訂了購銷合同后,背著行囊,載著夢想回到了家鄉。

  2006年2月,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用住房抵押貸款,找親朋好友借錢,加上自己打工的積蓄,共籌備了350余萬元啟動資金,注冊成立了奉節縣橋聯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及奉節縣鑫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經過4個月的時間,占地1500平方米的廠房和辦公樓在龍橋鄉蜀鄂村1組落成,整個廠房包括4間凍庫,4個加工車間,1個地磅房,1棟辦公樓,食堂和工人住宿部等配套設施。

  一波三折消除村民顧慮

  他最初認為,種植反季節無公害蔬菜既能利用當地資源又能提高農民收入的好事,理應得到大家的支持。可村民卻反應冷淡,愿意種植的寥寥無幾。原來,村民擔心蔬菜種出來后,萬一賣不出去,自己又吃不了;就算能賣出去,也擔心受到壓價或不能如期拿到現金。

  面對老百姓的擔心與顧慮,鄉黨委、政府多次配合公司召開村民代表、農戶院壩座談會,通過算賬對比,引導農戶由種植糧食作物向經濟作物過度,走“公司+基地+農戶”的“訂單農業”模式,從產前投入、產中技術服務、產后保護價收購等三個環節實行一體化包干。村民的顧慮才得以解除,第一期以蘿卜為主打品種的蔬菜終于種下了地。

  數月以后,蘿卜如期豐收了。滿懷希望的望著滿載著蔬菜也滿載著希望的車輛開往廣州。然而,好事多磨,正當他滿心歡喜的時候,又遭了當頭一棒。由于種植技術不到位,蔬菜上不了等級,價位偏低,一季下來,竟虧30余萬!他非常著急,照此下去,別說自己血本無歸債臺高筑,連種植蔬菜的村民也要受到巨大損失,公司的發展前景更加渺茫。他咬牙從湖北火燒坪蔬菜種植基地以月薪兩萬元的高薪請來了技術員。在技術員的指導下,解決了技術問題,提高了蔬菜等級,公司經營開始扭虧為盈,這才松了一口氣。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

  數據顯示,林橋的公司2010年年產值達1500萬元,就近轉移勞動力150余人,帶動農戶800余戶。截至2015年,通過“訂單農業”、“流轉土地”、“合作社+大戶”等方式發展訂單農業近2萬畝,帶動農戶近2000戶,實現產值5000萬元。

  自公司創建以來,他始終把“公司發展、百姓發財”作為公司發展的目標,為龍橋鄉農業蔬菜產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在林橋同志的帶動下龍橋鄉已有種植大戶15余戶,多家家庭農場,初步實現“萬畝蔬菜之鄉”的建設目標。也體現了他提出的“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合作宗旨。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