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走進鎮遠縣江古鎮大嶺村得勝鰲合作社的蔬菜種植基地,村民們或除草,或采摘蔬菜,好一派繁忙的景象。
“我們基地建有智能化溫室大棚30個,種有白菜、芹菜、菠菜等十四個品種的有機蔬菜,上一批成熟的蔬菜快銷售完了。”該合作社負責人彭權介紹說。
2017年4月,江古鎮大嶺村創新農業產業發展思路,優化農作物種植結構,采取統一土地流轉、統一育苗、統一栽培、統一銷售的方式,因地制宜發展蔬菜種植,做強做優“菜籃子”經濟,并通過專項扶貧資金入股、土地入股或流轉以及解決就業等方式帶動周邊困難群眾增收。
該村貧困戶楊宗梅家就在蔬菜基地附近,年近70歲的她到蔬菜種植基地做臨工,一天有80元的收入,她表示十分滿意。
41歲的當地村民彭禮軍則被合作社聘請為固定員工,在家門口做起了上班族,每個月有3000多元的工資收入,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據悉,2017年,該村通過發展蔬菜種植,實現村級集體經濟收入43665元,帶動32戶貧困戶及殘疾戶實現戶均增收5000元。下一步,該合作社還將繼續擴大產業種植規模,并建立生豬養殖基地,力爭實現綠色大棚蔬菜種植平均年產值80萬元以上,生豬養殖平均年產值達400萬以上,輻射帶動農戶120戶,有效提高群眾收入,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