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澳大利亞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

   日期:2014-11-2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72    評論:0    

  澳大利亞畜牧業是以天然草場資源獲取飼草料的放牧型畜牧業。20世紀初,澳大利亞的大部分草場已達到滿負荷或過度放牧的狀態。但經過數十年的控制過度放牧、草場改良、建設人工草場等措施,實現了畜牧業可持續發展。

  人工草場和改良草場所占草場面積的比重,是衡量一個國家畜牧業發達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澳大利亞主要根據牧草品種和生長等情況,采取翻耕播種或者補播等措施對草場進行改良,現在人工草場面積已占到全國草場總面積的58%,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種植的牧草主要有紫花苜蓿、豌豆、三葉草、細葉冰草、貓尾草等優良品種牧草,其中,紫花苜蓿、豌豆、貓尾草主要用于調制青干草和飼料;三葉草和細葉冰草混播草場用作放牧場,草質細嫩,適口性好,耐踐踏,耐牧,具有良好的再生能力。由于草場改良和建立人工草場,牧草產量高,草質好。在放牧條件下(不補飼),奶牛年產鮮奶5噸以上,肉牛18月齡體重可達350公斤以上,大大降低了飼養成本,提高了牧場的經濟效益。

  為促進牧草快速生長,無論是人工草場還是天然草場牧場主都要采取施肥措施,以滿足牧草生長需要。施肥時則根據草場土壤養分含量和牧草所需養分等情況,確定施肥時間、數量和養分種類,以防牧草生長過旺而影響品質。

  澳大利亞是一個水資源缺乏的國家。所以,不管雨水的多少,澳大利亞都要采取多種形式將可以利用的水資源供牧場利用。如修建小塘壩,灌溉草場大多利用地上水,建集雨工程。

  澳大利亞對畜牧業的保護手段之一就是加強草場建設,合理載畜,防止草場荒漠化。載畜量主要是由草場的產草量和再生能力決定的,產草量又取決于降水的多少。合理載畜已成為牧場主的自覺行動。牧場都會根據自家牧場的產草量、飼養的牲畜種類和品種確定載畜量,而且要比一般理論載畜量小一些。

  在享有澳大利亞第一品質美譽的澳大利亞黑和牛牧場——博萊科莫·瓦根肉牛場,牧場主戴維·博萊科莫認為飼養澳大利亞黑和牛肉最佳載畜量每5公頃應控制在25頭以內。他認為,最佳載畜量不僅是草場的可持續利用問題,而且還會提高牛肉品質和質量。

  為確保草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澳大利亞根據草場生態系統演變規律,在牧草返青到生長旺盛時期,一般用20%左右的小區放牧,其他小區全部禁牧,給牧草提供一個充分的生長發育機會,使其達到最大生物量,待牧草停止生長時,實行輪牧。每年進行一次輪換,5-6年為一個輪換周期。

  此外,充分利用畜牧業廢棄物資源。散養的牲畜,其糞便隨地排放在草場,可直接作為飼草的肥料。對于集中喂養時產生的糞便,牧場員工會定時收集后運到輪休草場作為肥料使用。

  為了實現農牧業可持續發展,澳大利亞在制定相應法律的同時,國家還采取優惠政策予以支持:一是鼓勵農牧民采用先進技術;二是對農用物資實行免稅;三是對牲畜倒場放牧產生的費用進行補貼;四是鼓勵農牧場主出賣牲畜。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