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沂市沂南縣磚埠鎮南薛莊村有片“獨特”的農業大棚,說它獨特,是因為大棚里的蔬菜像花一樣栽種在盆里,長成之后一盆一盆地送到市場上銷售。這些盆栽蔬菜不僅是綠色的健康食品,還可以擺在室內或陽臺作為觀賞的植物,別具一番風景。
栽種盆栽蔬菜1年,市場銷售非常火爆。
冬季,陽光明媚的午后,沂南縣浩穎蔬菜科技園的工人們正在大棚里忙碌著。這里的保溫大棚面積大,厚厚的保溫膜一層層包裹著,讓人印象深刻。走進育苗大棚,要經過一個緩慢的下坡,才進入到大棚里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所有大棚都建在地下1米深的地方,加上高高拱起的棚頂,使得棚內空間更大,保溫效果更好。
黃遠帥是這處科技園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目前,他們有24個保溫棚,全部種植盆栽蔬菜,有菠菜、小白菜等葉菜,也有茄子、辣椒等茄果菜,還有蘿卜、胡蘿卜等根莖類的蔬菜,總共40多種蔬菜,而且他們還在繼續實驗,準備把更多蔬菜種進花盆。
“目前,我們的盆栽蔬菜主要銷往淄博、江蘇等地。”黃遠帥說,由于長時間的運輸可能會對盆栽蔬菜造成損壞,為了保證蔬菜的美觀,他們把銷售市場控制在周邊300公里以內的地市。雖然銷售范圍小,但經過1年的摸索,現在盆栽蔬菜銷售已經很火爆,每天蔬菜量都供不應求。
盆栽蔬菜很“嬌貴”,健康美觀才能上市。
在種植大棚里,一盆盆蔬菜整齊地擺在一起,猶如郁郁蔥蔥的花卉,讓人忍不住多看一眼。這些蔬菜在育苗盆里長出幼苗后,再被一棵棵移到成長盆里,等到長成后,一盆青菜就可以出棚了。
盆栽蔬菜與普通蔬菜究竟有什么不同?在黃遠帥看來,蔬菜種進花盆里,可以作為美觀的花卉,更重要的是這樣長出來的蔬菜更綠色健康。
為了使盆栽蔬菜達到綠色健康蔬菜標準,盆栽蔬菜的大棚里鋪了3層隔離布,以防土地里的重金屬和殘留農藥污染了蔬菜。而種植盆栽蔬菜可謂是“無土栽培”,主要使用泥炭和牛糞等有機肥混合種植。蔬菜成長的過程中不施肥、不打藥,就連清理盆內的飛蟲也是用物理方式,在棚里懸掛了粘蟲板。
黃遠帥說,他們對每盆蔬菜都有嚴格的要求,必須保證一盆蔬菜可以炒一盤菜,如果蔬菜沒長好導致蔬菜的量不夠,這盆蔬菜就不合格。此外,還要保證蔬菜的葉子或果實長得勻稱,發黃或不新鮮的菜葉在出棚前都要去掉,保證蔬菜的外形美觀。
種地比不過菜農,換思路走出新天地。
2016年6月,黃遠帥投資建設大棚,10月份進行大規模種植。雖然只有短短1年的時間,但黃遠帥已經摸清了每種蔬菜的生長規律和習性,他隨手拿起一棵蔬菜,就能判斷出這顆蔬菜還能長多大,還有多長時間能出棚,就像是已有多年種植經驗的菜農。
其實,在去年6月份以前,黃遠帥對于蔬菜種植還是門外漢,此前開工廠的他跟蔬菜種植完全不搭邊。一次偶然的機會,他來到沂南磚埠鎮南薛莊村,發現這里環境好,周圍沒有受到工業污染,很適合種植蔬菜。于是,他找到當地村的村支書,流轉承包了土地,開始種植蔬菜。
起初,黃遠帥并沒有種植盆栽蔬菜,而是像周圍村里的村民一樣,在大棚里種植黃瓜等蔬菜。由于黃遠帥堅持不施肥、不打藥的綠色種植理念,長出的蔬菜樣子不好看,送到市場上完全不受歡迎。這時黃遠帥發現,跟村民比種菜,他完全比不了,搶市場也搶不過,種植基地必須另想出路。
正當他和蔬菜技術員探討下一步的計劃時,技術員向他透露,在南方城市,有很多種植基地在大棚種植盆栽蔬菜,非常受歡迎。盆栽蔬菜“綠色健康美觀”的理念完全符合他的要求,黃遠帥當即決定種植盆栽蔬菜。1年的時間,他每天堅持巡棚3次,走4萬多步,他的努力認真讓盆栽蔬菜的種植和銷售都走上了正軌。
這個老板“野心”大,打造陽臺種植蔬菜文化。
現在,盆栽蔬菜的種植銷售好了,黃遠帥又有了新想法。他想讓盆栽蔬菜進入超市,可是因為盆栽體積太大不易攜帶,消費者很有可能不愿購買。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黃遠帥正在試驗單棵蔬菜種植,試驗成功后,這些蔬菜將以一盆一棵的形式在超市銷售。
“我希望以后能打造家庭盆栽蔬菜套餐,消費者可以把一年四季想吃的菜品放到自家陽臺養。我們提供原材料,技術人員還可以到家服務,幫消費者打理小菜園。”黃遠帥說,這樣,消費者不僅可以吃到新鮮的蔬菜,還能保證蔬菜綠色健康。
雖然種植蔬菜的時間不長,但黃遠帥對于這份事業的“野心”可不小,他曾經用一夜的時間,繪制了盆栽蔬菜的“藍圖”并不斷推薦這項方案。他說,未來他想打造的是陽臺種植蔬菜文化,他相信,隨著消費者對于綠色健康蔬菜的要求越來越高,陽臺蔬菜種植會進入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