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江城大地,天氣晴朗,一粒粒稻谷已入倉廩,一顆顆種子已播入泥土,辛苦勞作了一年的農民迎來了難得的閑暇時光。“三冬暫就儒生學”,武漢市農機部門抓住有利時機,積極開展新型農機培訓工作,利用農閑為農機手加油充電。
12月5日-15日,全市農機辦舉辦全市農機合作社帶頭人創業培訓班,來自江夏、蔡甸、漢南、東西湖等區的55名農機合作社長齊聚在武漢現代農業教育中心,學習農機理論熱點、實踐技術操作、先進典范經驗,開闊合作社社長視野,更新合作社帶頭人管理理念。
12月11日-17日、19日-25日,江夏區農機部門在金口舉辦兩期新型職業農民農機維修班,傳授農機日常維修保養和冬季農機養護的實用知識與技能,101名農機手和種糧大戶參加培訓,加強了農機操作者的安全意識,提高了農機手的維修水平。
12月17日-23日,新洲區組織了新型職業農民農機服務培訓班,30余農機大戶、農機合作社成員參加。針對性地開設手機和電腦操作,水稻育秧與機插,農業機械知識與安全,無人機植保,政策解讀等課程,掃除農機手農機知識盲區,增強新型農機和先進技術的推廣。
江夏、蔡甸、黃陂、東西湖區等組織多場秸稈綜合利用、高效植保和蔬菜全程機械化生產現場演示會,示范新機具,推廣新技術,觀摩培訓的農機手達200余人次。參訓學員表示收獲良多,充實了大腦,提高了技能,種田有了新的思路與模式,增收致富多了新路徑。
全市各新城區針對區域特色和主導作物,開展不同形式的培訓活動,為農村農業培育新型實用型農機人才,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舉措,是解決“誰來種地、如何種地”問題的根本途徑。下一步,我市將進一步加大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訓力度,為武漢鄉村振興輸送更多的農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