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報再有十幾天,產自呼和浩特市賽罕區金河鎮的本地綠色蔬菜就將新鮮上市。因為品質好產量少,這里的蔬菜每年都是呼和浩特市民的搶手菜。2017年,賽罕區通過新技術的引進和投入,溫室大棚的蔬菜產量將比往年提升10%以上。
金河鎮是呼和浩特市主要蔬菜種植基地,目前有5000多個溫室大棚種植水果、蔬菜。黃瓜是冬季主要地產菜。從明年1月到5月,500多個黃瓜大棚中,每天將產出15萬斤黃瓜,從地頭直送到社區蔬菜電,或通過電商直接運送到市民家里。
今年以來,賽罕區引進新設備、新技術服務現代農業,為種植戶降低成本,提高產量,同時提升蔬菜品質。
在金河鎮的廣榮專業種植合作社中,60個溫室大棚里多了一套水肥一體化灌溉設備。該設備可將水、肥料進行科學調配,進行全溶解、全營養滴灌,讓養分精準直達根系。合作社負責人薛愛德介紹,這樣的新型灌溉方式,可以節水30%,減少植物病蟲害,還能讓果實營養品質更好。
今年7月起,光碳核肥被陸續應用到金河鎮100多個蔬菜大棚里。
據了解,光碳核肥是一種新型清潔肥料,又稱二氧化碳捕集劑。肥料噴在植物葉面上,通過捕捉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讓植物充分吸收和利用。這種肥料不會產生化學殘留,生長出的水果、蔬菜、糧食等可達到綠色有機標準,而其成本較傳統肥料低10%,產出則會提高10%到20%.
賽罕區蔬菜技術推廣站站長張喜印介紹,在加強新技術應用的同時,賽罕區針對農業產業和溫室產業的發展,聘請內蒙古農業大學教授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涉及果樹、草莓、蔬菜種植、病蟲害防治等。通過現代農業軟件、硬件的同步發展,激活賽罕區農村發展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