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在梁園區(qū)水池鋪鄉(xiāng)張王李村鄭繼紅的蔬菜大棚內,綠油油的黃瓜掛得滿滿當當,豐收的喜悅讓她樂得合不攏嘴。
“一棟大棚一季黃瓜能賣2萬元,既不用背井離鄉(xiāng),又不比打工掙錢少,還能照顧家里老人,真是一舉兩得。”鄭繼紅興奮地對筆者說。
過去,張王李村村民都以種植大田作物為主,辛辛苦苦干一年,每畝地年收入也不到兩千元,許多村民都選擇外出打工。近年來,鄉(xiāng)政府引導村民種植大棚黃瓜、芹菜、辣椒等經濟作物,給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我從2013年開始種大棚,現在種植了辣椒、黃瓜等蔬菜。這個棚早一批種的是芹菜,芹菜鏟了以后種辣椒,辣椒已經開始打花苞,不久即可掛果,預計可獲得不錯的收入。”鄭繼紅高興地說。和裴輕風有一樣,該村不少村民也嘗到了發(fā)展大棚蔬菜產業(yè)的甜頭。他們種植的黃瓜、辣椒、茄子等蔬菜口感好、品質佳,一上市就成了搶手貨。現在,村民足不出戶,在地頭就把蔬菜銷售一空。為進一步幫助村民提高種植效益,鄉(xiāng)農業(yè)服務中心定期邀請農技員到田間地頭做技術指導,幫助鑒定土壤品質,選擇種植品種,有了技術保障,村民發(fā)展大棚蔬菜的積極性更高了。
“為切實提高大棚蔬菜的經濟效益,我們還在大棚蔬菜種植上實行品種多樣化,從原來的黃瓜、辣椒、番茄老三樣,開始發(fā)展種植高檔果蔬,如禮品甜瓜、櫻桃番茄、水果黃瓜等。”該鄉(xiāng)鄉(xiāng)長韓先玲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