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第二屆亞洲大會在南充市西充縣召開,這是繼2015年10月國際有機農業區域產業發展(西充)論壇之后,西充承辦的又一國際盛會。近年來,西充有機農業不斷發展,2016年,西充有機農業及其關聯產業年產值增至30億元,規模穩居中國西部第一。
西部第一縣 有機農業年產值突破30億元
東桃、西橙、南薯、北禽、中糧油,近年來,有機農業在西充全域發展。2016年,西充有機農業及其關聯產業年產值增至30億元,規模穩居中國西部第一。打造“中國西部現代農業公園”,目前西充已建成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100個、面積16.3萬畝,其中10.8萬畝基地、5大類100個品種通過有機認證,有機規模居西部第一。
在常林鄉龍興生態農業基地,傍晚采摘的有機蔬菜和處理好的富硒豬肉,當晚就會運抵成都直營店,次日就能擺上成都市民的餐桌。目前,該公司在成都建成直營店6家,在8家商超設有直銷專柜,新建農產品倉儲庫、線下配送中心5000平方米。去年,僅成都地區的銷售額就增長了3600萬元。和龍興富硒豬一樣,百科牛奶豬等西充農產品,不僅暢銷港、澳、滬、深等地,還成功打入日韓和東南亞市場。
西充縣有機辦主任胥洪超介紹,到2020年,西充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將達到30萬畝,有機農業年產值突破50億元,基本建成輻射全國的有機食品供給地、亞洲知名的有機農產品研發中心、領先全國的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國家級有機農業標準制定中心和全國有機農產品交易集散中心。
全鏈條保障 創新建設社會化服務體系
“縣本級財政每年投入300萬元,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年社會化服務面積達30萬畝次,培育農機、農技、植保等社會化服務專業合作社21家。”西充縣農牧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為提升農業效益、促進農民增收,西充在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方面也下了大功夫。
目前,西充已經建成覆蓋全縣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全縣果、蔬、肉、奶、蛋、禽等有機農產品質量安全都“有跡可循”。在義興鎮的百科農業公司,打開網站,輸入耳標號,有機牛奶豬的完整養殖記錄就清晰可查。通過該縣有機食品安全可追溯平臺,政府監管部門和消費者都能看到養殖場內的實時情況。有機牛奶豬被宰殺后,消費者還可憑耳標號或包裝袋上的條碼查到它的“前世今生”。
“政府服務上,除了引進適宜丘區的現代農業機械化設施,在水稻、油菜、玉米等農作物實行機械化播種和機械化收割作業、機械施肥,機械防蟲作業,我們還與法國香檳·阿登大區及臺灣合作,加快對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和推廣。”該負責人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