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新鄉為南水北調中線干渠筑牢生態屏障

   日期:2017-12-0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56    評論:0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為人民提供更多的優質生態產品。確保清澈甘甜的丹江水安全穩定北送,正是沿線人民的心聲。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干渠河南段基本是露天明渠,為保清流北送,兩岸需要建設生態帶。新鄉段共77.7公里,適宜綠化面積19037畝,約占省定生態帶建設總任務的10%。

  初冬時節,記者沿著干渠新鄉段岸邊行走,只見一渠清水緩緩北去,兩岸綠道宛如綿延不絕的巨龍在傾情呵護。風起樹舞,碧水清波,勾勒出一幅幽靜而富有生機的山水畫。

  綠韻流淌渠畔筑起生態屏障

  2015年7月,新鄉啟動南水北調干渠綠化工程,兩年過去,昔日的小樹苗已抽枝拔葉,生機勃勃。

  站在輝縣市薄壁鎮馬莊南跨渠公路橋上,只見森森林海,一望無際。內側一人多高的紅葉石楠樹梢處葉子已泛紅,霜藍色的藍冰柏挺拔優美;外側布滿了北欒、金葉水杉、巨紫荊等各色樹種,繽紛斑斕。

  聚宏園林苗木有限公司負責人姚喜安介紹,這一生態帶單側綿延18公里,雙側林帶均是100米寬,種植了26個品種、200多萬株樹。為減少葉子對渠水的污染,內側的紅葉石楠和藍冰柏都是常綠樹種。

  這也是新鄉市對輝縣、鳳泉、衛輝等三個涉及干渠綠化市(區)的共同要求。單側適宜綠化寬度100米以上的,近護欄網側要栽植50米(含8米生產、景觀通道)寬的常綠生態林,外側可栽植經濟林或花卉苗木;單側適宜綠化寬度在50米以上、不足80米的,近護欄網側常綠生態樹寬度不低于30米;適宜綠化寬度不足50米的,全部栽植常綠樹種。

  同時,新鄉結合太行山文化、比干文化等本地特色文化,在干渠重要節點,打造6個生態游園,努力將干渠生態林帶建成一條文化走廊、旅游長廊。

  為做好干渠綠化工作,確保綠化標準和建設質量,新鄉市主要領導多次到綠化現場督查工作進度,市政府還專門安排了3000萬元綠化獎補資金。市縣林業部門技術人員深入一線,加強業務指導,確保造林質量。2016年3月底新鄉完成綠化帶建設任務,為干渠筑起綠色生態屏障。

  政府主導生態效益經濟效益有機統一

  創新造林模式,不栽無主樹、不造無主林,明晰新造林地的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關鍵所在。

  新鄉干渠綠化用地全部由政府統一承租,再承包給有經驗、有實力的造林公司或大戶,承包人按照政府制訂的建設規劃施工。

  “如果讓我們跟兩個鄉100多戶農民一一簽協議,肯定弄不到一塊兒。政府牽頭幫我們租地,特別省心。”衛輝市科農林果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田峰表示。合作社承租了干渠生態帶近400畝地,內側170多畝栽上了綠化苗木,外側是220多畝的軟籽石榴。

  難題又來了,種樹不像種莊稼一年就能收獲,不管是賣苗木還是種經濟林,開始三五年收入很微薄,苗木投入、管護等成本卻比較高。為了激發承包戶的積極性,前期綠化租地資金由縣級政府兌付。

  “租地協議期限不低于15年,承包戶前5至8年免費用地。”輝縣市林業局副局長何運富說,政府負責補償土地流轉費,內側生態林不低于8年,經濟林及綠化苗木不低于5年。輝縣市已撥付2年占地補償資金2400余萬元,預計新鄉市財政租地總投資1.24億元。

  政府要生態,承包戶和農民要效益。如今,干渠兩側樹木郁郁蔥蔥,生態效益凸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逐步外溢。

  聚宏園林每年的勞務支出200萬元以上,這些錢都裝進了周邊農民的腰包。

  鳳泉區鳳霖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打造的干渠生態游園——楓情園,向日葵、格桑花綻放季游客人山人海,催生了“花海經濟”,合作社也走上了鄉村旅游、農產品加工銷售、電商物流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路子。

  干渠生態廊道建設,真正是護了生態又富民。

  攻堅克難確保生態效益持久發揮

  在新鄉,南水北調中線干渠依太行山勢而建,干渠兩側鋪天蓋地的綠,早已掩蓋當初坑坑洼洼、渣土裸露的荒涼。

  “鳳泉區綠化長度只有7.7公里,但整地難度不小。一邊有很多舊的山體礦坑,一邊是原來的楊樹采伐基地,到處是樹根。”鳳泉區政協黨組副書記楊金峰回憶。由于第一年造林成本較高,鳳泉區增加了對大戶的補償費用,還結合一些土地整理項目進行宜林平整。為確保樹木栽得活、保得住、可持續,該區對承包地塊全部配套隔離網和水電設施,流轉一塊、移交一塊、配套一塊。

  干渠兩岸有些地方打到幾百米深才見水。沒有水,就影響苗木成活率,承包戶的收益難以保證,干渠的生態屏障效果也會打折扣。

  “市財政連續三年每年下達1000萬元干渠綠化配套資金,主要用于水利配套、補植補造等,缺水問題正在逐步解決。”新鄉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說,目前,正加緊推進水、電、路等配套設施建設,持續對生態廊道進行完善提升。

  在保證造林主體合法權益的同時,為保證生態林數量、質量穩定,新鄉嚴格生態林砍伐更新程序,強化日常巡查督查,還利用無人機開展資源監測。

  南水北調中線干渠生態廊道建設是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國土綠化工程,也是長期的民生工程,不僅對改善沿線生態環境、調整產業結構有利,更關系到沿線居民的用水安全。如何創新管護機制、保障資金來源,使其生態效益得到持久有效發揮,新鄉市一直在探索。

  林水相映,渠清如許,四季繁花,萬木蔥蘢,一條綠色走廊、生態走廊、休閑走廊、致富長廊已緩緩入畫。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