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以來,七師一二九團蔬菜種植基地一片忙碌的景象,大田里冬閑的職工紛紛種植反季節大棚蔬菜,走上了一條多元增收的致富路。
今年47歲的李帥十年前從河南老家來到七師一二九團種植棉花,經過幾年的資金積累,通過觀察他發現,當地職工大都從事棉花、果樹種植栽培,很少有人大規模種植蔬菜,特別是到了冬季,都是拉運外面的蔬菜過來過冬,蔬菜價格翻一番。原本就有種植蔬菜經驗的李帥和家人商量后開始了蔬菜種植。近兩年,一二九團為發展城郊經濟,豐富市民菜籃子,投入1000多萬元,建起了占地500多畝地的近200個大棚,并面向團場職工公開出租買賣。李帥看好當地蔬菜市場,并在團場政策的鼓勵扶持下,承包了6個溫室大棚。眼下他大棚里的韭菜、小白菜等反季節蔬菜長勢喜人,準備春節前上市買個好價錢。
和職工一樣,冬閑走出棉田的孫家林,也通過種植大棚反季節蔬菜致富也嘗到了多元增收的甜頭,他通過卷簾機、生物除蟲等技術推廣,不但減輕了勞動強度,也為自己更多的學習科學種植技術省下了時間。
據了解,目前一二九團依托城郊經濟,已經發展蔬菜種植溫室大棚近200座,解決職工就業、冬閑多元增收500余人,每個大棚每年可增收1至2萬元。今后一二九團還將擴大特色養殖、花卉栽培等,為胡楊河市、奎屯、克拉瑪依等城市發展增添活力,為職工多元增收開辟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