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扎實推進江蘇常州市農作物秸稈機械化還田工作,進一步提高秸稈機械化還田作業技術質量和效率,結合創建“國家水稻全程機械化生產標準化示范區”建設,經長期的實踐和理論探討,今年常州市形成了適合蘇南地區應用的稻麥輪作區麥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規程。近日,常州市農委組織召開《稻麥輪作區麥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規程》評審會,邀請了有關農機、農藝專家對規程的內容和格式進行了評審。
《稻麥輪作區麥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規程》是常州市農委提出,由常州市金壇區農機學校、常州市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站等12家單位共同起草編制,規程分6大部分: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作業條件、作業質量要求、田間作業、作業事項。評審專家對該規程的標準格式、文字表述、流程操作的可行性進行了認真研討和反復修改。該規程是在大量麥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試驗、示范的基礎上,根據常州市水稻生產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多種秸稈還田模式,強化農機和農藝的技術集成,全面科學的把握麥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的關鍵環節,參數合理,流程科學,操作便利,實用性強。規程將以常州市地方標準發布,并配套圖文操作手冊,方便廣大農民學習和掌握技術要領,這對促進該市稻麥秸稈全量,增強土壤地力和改良地層有機物,促進稻麥增產增收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