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生態溫室大棚蔬菜經濟效益就是高,俺每天都在棚里精心‘伺候它們’,這可是俺貧困戶脫貧致富的綠色銀行,看著這些西葫蘆幼苗一天天長起來,俺心里的高興勁就甭提了……”日前,來到地處沂蒙山區的山東平邑縣卞橋鎮灘汪湖5000畝精準扶貧基地,在長勢正旺的西葫蘆大棚里,該鎮貧困戶劉守金樂呵呵地說。
今年48歲的劉守金,是前東莊村人,由于對象身體不好,是村里典型的貧困戶。去年秋天,通過政府扶貧補貼,老劉承包了3個大棚種植反季西葫蘆。據老劉介紹,這3個大棚按最保守數字計算,總產量可達十四萬斤,以往年地頭收購價格,三個棚總經濟效益可達十二三萬元,僅憑這幾個棚,他就可以輕松脫貧致富。
據悉,近年來,卞橋鎮依托當地群眾廣泛種植蔬菜瓜果的優勢,緊緊圍繞“特色農業產業發展”這一核心,大力培育市場前景好、經濟效益高、脫貧速度快的農業特色產業種植項目,由該鎮第一書記創新“1+2+3”精準扶貧新模式,依托一個果蔬種植基地,搭建“大廚進家”線上、線下兩個交易平臺,實現產業發展、村集體增收、貧困戶脫貧三個目標,為實現該鎮精準脫貧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