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在亞龍灣國際玫瑰谷的這句叮囑,成為三亞落實“三農”工作,推動農旅融合的重要指導思想。為了更好推動景區發展,帶動周邊“老鄉”致富奔小康,今年玫瑰谷景區計劃投入8600萬元對景區進行升級改造,打造集休閑農業、度假旅游、養生保健、生態景觀于一體的旅游度假勝地,預計春節前完工。
千畝花田全部更換玫瑰花苗
據玫瑰谷負責人介紹,此次景區提升工程將對園區原有千畝玫瑰花田全面進行土壤改良和玫瑰花苗更換,增加500畝玫瑰花種植面積,并增加500畝景區綠化面積。同時按照5A級景區的硬件標準對游客接待中心設施進行更新,新增親子樂園和婚慶產業基地,預計春節前完工。
據了解,玫瑰花的最佳生長周期為5~6年,為了提升景區玫瑰花的觀賞效果,此次景觀提升工程將重點對園區2010年首批種植的玫瑰花田進行土壤改良和玫瑰花苗、品種更換,到今年12月份,玫瑰谷園區種植面積將達2000畝。
記者在玫瑰花田里看到,一些花苗就是11月3日剛剛種下的,它們預計在40天之后開花。
重點打造玫瑰產業小鎮促村民增收
據了解,在2009年玫瑰谷建成之前,博后村農民的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現在人均年收入已達3萬元,特別是在玫瑰谷上班的村民人均年收入已經達到7萬元。原來,農民的收入來自于土地的租金每年每畝3300元、在園區上班的村民每人每月3000元,這是一個人的收入,如果夫妻兩人都在園區工作,家庭年收入超過15萬元。
羅聲是大茅村村民,在玫瑰谷景區工作了十年,現任園林技術部副經理,夫妻倆的工資加上家里種植的玫瑰花,年收入近20萬元。羅聲說,現在我和我周邊的老百姓都已經富起來了。
事實上,在玫瑰谷景區就業的515人中,大部分為周邊村莊的村民。景區提升改造后,將新增不少就業崗位,帶動更多村民就業增收。
玫瑰谷景區負責人說,未來景區將重點打造玫瑰產業小鎮,還將現有的158個玫瑰衍生品增加至500個,并增加玫瑰的文化用品和飾品,從而帶動整個博后美麗鄉村的發展,助力村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