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后,今年再沒有假可放了,只能坐等2018年元旦,感覺那么地遙不可及。
元旦,正是柳江區成團鎮草莓收獲的旺季,草莓園中一顆顆鮮嫩多汁的紅果果,引得人口齒生津,再加上農家樂的紅薯窯、土窯雞……
小編恨不得明天就是元旦啊!
那么,九月底至十月初,正當人們開始沉浸在秋收的喜悅時,成團鎮草莓種植戶們則忙于種植草莓。今年,成團鎮的草莓種植有什么特色呢?
“立體種植草莓好處多,果不沾地,容易摘采,衛生,果形好看,產量高,是平地種植產量的2-3倍。”
作為成團鎮草莓技術協會會長,開心農莊莊主覃金告種植經驗豐富,是當地草莓種植大戶,種了近20畝草莓,其中,今年試種大棚立體草莓和桃熏草莓差不多2畝,是柳江第一個引進立體草莓種植的人。
據覃金告介紹,立體種植采用的是機質土,在管理上技術要求更高,每個立體柱可種9或15棵草莓苗,每畝栽種24000-25000棵,是平地種植的3倍左右,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待到草莓成熟時,立體柱將會掛滿一串串鮮紅色的草莓,游客除進園自摘,還可將看中的整個立體柱直接買下,可食用,可觀賞。
成團鎮有近20年的草莓種植歷史,早期草莓品種為法蘭第,近兩年逐步增加新品種牛奶草莓、貴妃草莓和桃熏草莓(最新品種)等,果質和產量等方面更具優勢。
2001年后,成團鎮草莓種植逐步規模化,主要分布在大榮村和成團村。2017年,全鎮草莓種植達2000畝左右。
據了解,近年來,成團鎮根據自身地理環境和氣候等各方面優勢,注重農業產業結構的多樣化發展。2016年,全鎮種植水稻6.2萬畝,葡萄1.2萬畝,蔬菜7.6萬畝,果蔗3500畝,全鎮糧食產量達到2.4萬噸,同比增長6%,成為百姓增收的重要渠道。
成團鎮還注重黨建引領促發展,成立魯比葡萄協會黨支部、大榮草莓技術協會黨支部和白露雙優大米農民專業合作社黨支部3個新社會組織黨支部,在支部的帶領下,不斷發展壯大產業發展,實現了黨的組織和工作的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