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過這種水肥一體化灌溉,能夠做到節水節肥,農作物灌溉率提高到了90%,存活率也從75%提高到了90%。”10月20日,在蓬溪現代農業示范區的健成核桃園里,蓬溪縣水務局總工曾小東指著地里的細管子對記者說:“水肥就是通過這些管子流入地頭,滋潤著這些小核桃樹。”
據四川省高效節水灌溉“十三五”實施方案,十三五期間我市將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6萬畝,今年將新增高效節水灌面1萬畝。任務已經明確,藍圖已經繪就,各縣(區)紛紛“展現身手”,甩開傍子大干起來。通過高度重視高效節水灌溉項目的培育,田間地頭涌現出了一批高效節水灌溉項目,給農業企業、農業合作社帶來了直接的經濟效益。
走現場,核桃園儼然一座“微型工廠”,傳統灌溉向現代灌溉轉變
和其他的核桃園不同,走進健成核桃園,首先看到的是一個放著好幾臺現代高科技設備的小房子,墻邊還堆放著水肥原料,儼然一座“微型工廠”。
這些機器人可是蓬溪縣健成核桃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寶貝”,它們構成了高效節水灌溉的“中樞”。灌溉和施肥之前,只需要通過把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比放入這些設備里,在操作臺設定好。幾個小時后,整個灌溉過程就能自動結束。
“以前人工施肥,1000畝的地要干20天,現在有了這幾根管子和全自動設備,人不用下地,4個小時就能搞定。”李大爺是健成專合社的一員,面對這種“新型農業”,他感觸頗深:“這些設備顛覆了我這幾十年對土地對農業的認知,我感覺到了傳統農業在發生著變化。”
“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建設是灌溉設施、灌溉技術、水肥藥一體化的設施農業、技術農業的合成,是傳統灌溉向現代灌溉轉變的方向。”在全市高效節水灌溉暨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工作推進會上,市水利局副局長姚勇說:“堅持圍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開展節水,通過創新建設方式,注重產業效益,才能讓節水、省地、保肥、富民效益初顯。”
算效益,項目區新增灌溉效益191.11萬元,畝增產值1890萬元
今年6月,健成核桃園及采摘果園高效節水灌溉項目一期建成。“通過近4個月的實踐,項目給專合社節省灌溉、施肥成本40萬元左右,這僅僅是一個開端,項目帶來的經濟效益將在更長的時間段里顯現。”曾小東對此很有信心。
在項目建成后,健成核桃園的農業生產條件得到了大幅改善,灌溉水利用系數達到0.90,水資源利用率高了,農產品生產能力和產值也高了。工程實施完成后,項目區可以新增灌溉效益191.11萬元,畝增產值1890萬元。
“橘子產量估計可以新增13.74萬KG,核桃產量增加在5.41萬KG左右,這意味著咱們合作社的社員們將會收獲更多,也賺得更多。”健成合作社負責人盤算起了這筆賬。據了解,目前合作社投了200萬元左右,為支持高效節水灌溉項目,政府還投了400多萬元,民辦公助,農民們有了賺頭。
除了直接經濟效益外,該項目采用的是管道輸水灌溉模式,干管、支管都是地埋式,比起傳統的輸水渠道,節約了145.32畝的土地。
談措施,本地優勢農產品的發展區域,成推廣“主戰場”
遂寧市是省政府“兩片一環三區”高效節水灌溉總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中、省將進一步加大對盆地優勢農產品區的支持力度。
健成核桃園的高效節水灌溉項目是全市高效節水灌溉項目的典型案例,在全市范圍內,這樣的項目基數較小,但通過市委、市政府的政策鼓勵、資金支持,相關部門的積極動員,越來越多的農業企業、合作社開始了解高效節水灌溉,并“躍躍欲試”。
在傳統農業不斷向現代農業轉向的當下,明確目標、搶抓機遇,“十三五”期間全市發展6萬畝高效節水灌面的目標任務已經分解到了各縣(區)。
“雖然在高效節水灌溉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當前將突出主攻方向,在布局、設施上突出重點,將本地的優勢農產品發展區域作為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主戰場’,優先安排土地實行規模經營、面積相對集中連片、產業結構調整到位、作物種植相對統一、經濟生態效益突出、示范帶動作用顯著、節水用水需求迫切的地塊。”姚勇告訴記者:“還要根據水源、作物、管理水平等不同條件,選擇適宜的技術模式和設施類型,因地制宜,以發展工程造價相對較低、管護更簡便的低壓管道輸水灌溉為重點。在設施農業區,全面推廣微灌技術及水肥藥一體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