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7歲的楊師傅家住西安市長安區馬王村。他告訴記者,自己種的蘿卜和白菜一共有三畝地。“蘿卜占一多半,產量大概有兩三萬斤。白菜現在還沒有成熟。”昨日上午,在楊師傅家的田地里,記者看到,這些蔬菜的長勢十分喜人,白菜晶瑩翠綠,蘿卜水靈白凈。
“都是沒有打藥的綠色無公害食品,可是再放下去就不太好了。”楊師傅告訴記者,自己種了一輩子的地,現在日子越過越好,就想著去做些什么回報社會。“思來想去,我也就只會種地。所以就種了這3畝地的菜打算送給有需要的人。”
他的想法得到了家里人的一致贊同。8月播下種子后,這幾個月楊師傅和老伴得空就來打理這塊菜地。“澆水、施肥、鋤草,雖然比較麻煩,但咱一輩子就是干這個的。一想到成熟了老人和娃們就能吃到這沒有打農藥的菜,我就干勁很大。”
如今,蔬菜豐收了,怎么把它送出去卻難住了他。
愛心人士幫忙解決難題
為幫楊師傅完成這個心愿,記者聯系到了平日熱衷做公益的陜西優秀志愿者溫西順,請求他幫忙聯系需要蘿卜的敬老院。
消息很快傳來,多家敬老院都表示需要這些新鮮的蔬菜,但問題也隨之而來。
老人們都年紀大了,誰去地里拔這些蘿卜?沒有運輸的車輛,如何才能把這些蔬菜運到這些敬老院里?
得知志愿者遇到困難后,紅光路社區民警趙虎也參與進來幫忙,先為志愿者隊伍協調了一輛小貨車,又幫忙在紅光路社區里召集了一些人手。
下午1點半,運輸車和志愿者隊伍到達楊師傅家的地頭,一場別開生面的拔蘿卜“大賽”上演。大家顧不上泥巴弄臟了鞋襪衣服,個個賣力“搶收”。一個個蘿卜被連根拔起,堆在地頭,隨后被裝到車上。楊師傅穿梭在田間遞煙送水,滿臉笑容。“實在沒有想到,媒體的速度快,咱志愿者的效率高!三下五除二就把困擾我好多天的難題解決了。”
上千斤蘿卜送到敬老院
下午3點,溫西順駕駛的小貨車到達未央老年福利服務中心。早已經在此等候的十多位工作人員紛紛上前卸車,有人擇蘿卜葉,有人把蘿卜按大小分類,裝在不同的框子里。
“整理出來我們廚房就好做了,比如這新鮮完整的葉子可以腌成榨菜,大蘿卜留著包餃子,小蘿卜可以燉排骨湯。”在現場帶領大家卸車的該中心黨支部書記孫樂毅告訴記者,馬上就到冬天了,敬老院正打算采購一批蘿卜包餃子做菜,沒想到還沒行動,就有好心人送了過來。“我看送來的蘿卜有上千斤,今年冬天都不用再買了,足夠老人們吃了。”
為感謝楊師傅的慷慨捐贈,未央老年中心還為他送上了一張榮譽證書,證書上“心系老人 大愛無疆”幾個字,正是對楊師傅這種行為的最好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