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葡萄成了“金果果”——云南迪慶藏區群眾的致富路

   日期:2017-10-2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98    評論:0    

  每天到自家地里看看長勢良好的葡萄后,62歲的永次都十分愉悅。她說:“這可是能讓我們一家增收的金果果!”

 

  永次是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云嶺鄉斯農村藏族村民,村里一開始推廣葡萄種植時,她就大膽參與。

 

  作為傳統的農牧家庭,要改變傳統的青稞種植習慣并非易事。起初,永次內心也有掙扎。但當她了解到,1212會免費提供葡萄枝條、水泥桿、黃板等支持,同時在葡萄尚未掛果的3年里還有補貼,她就決定先種種看。

 

  種植過程中,她時常面對一些難題,不清楚病蟲害防治、施肥次數。她向村干部咨詢時,都得到了耐心解答。德欽縣農技部門也多次組織技術培訓大會,在田間地頭開展培訓。現在永次的葡萄種植技術得到了提升,何時施肥、何時修枝……早已稔熟于心。

 

  “葡萄地很誠實,你付出多少就會收獲多少。”永次說,第一年的1畝地,到現在的4.6畝,種葡萄收入也從最初的1000元增長到現在的2萬余元。有了這筆經濟收入,她家里的生活改善了很多,也買了新電器。

 

  為了保障葡萄的銷路,當地引進了葡萄酒廠家。“我們按照廠家的要求套袋種植,減少了病蟲害,提升了葡萄的品質。”村民提布卓瑪告訴記者,銷售再也不用愁了。

 

  標準化的種植模式,充分挖掘出當地葡萄種植潛力。“迪慶每一塊地的葡萄都有獨特的風味。”香格里拉酒業負責人吳水林說,公司每年收購的葡萄在4500噸左右,涉及農戶2800多戶,“葡萄已成為迪慶藏區群眾增收的重要途徑。”

 

  除了將葡萄直接賣給葡萄酒廠家,提布卓瑪家還自己釀造葡萄酒。因鄰近通往明永冰川、雨崩村的道路,不少過往游客會到她家購買葡萄酒,現在她家的葡萄酒大受歡迎。

 

  永次、提布卓瑪的經歷只是當地調整種植結構,增加村民收入的一個縮影。德欽葡萄產業園區管委會負責人介紹,德欽縣通過政企、農企合作,讓葡萄產業從無到有,打造了沿瀾滄江、金沙江的“葡萄河谷”。去年,德欽縣葡萄產量為5894.7噸,農戶收入3571.2萬元,戶均收入在1.29萬元。

 

  記者了解到,未來,德欽葡萄園區經營管理模式將從“公司+基地+農戶”轉變到“公司直接租賃土地”標準化經營,進一步推廣新型管理方式,提高農業附加值。

 

  很快,永次家地里的這些葡萄就要進入當地的葡萄酒廠。她說,按照葡萄的長勢,今年葡萄的收入也會超過2萬元。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