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一輛水稻收割機正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八團九連職工吳生友承包的56畝水稻地里來回穿梭,機器的轟鳴聲拉開了該團水稻收割工作的序幕。
由于采用的是現(xiàn)代機械化收割,兩天內就可以全部收割完。吳生友看著已經收獲的稻米,高興地告訴記者:“種植水稻的好處有很多,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改良當前的堿性土壤,單一種植農作物的時間越長,莊稼的病蟲害就越厲害。種了水稻過后,當年可以得到效益,還凈化了土壤環(huán)境,來年種莊稼收成能好個4至5年,再說現(xiàn)在師團鼓勵我們種植水稻,給我們的優(yōu)惠政策也很多。”
據(jù)該團九連黨支部書記吳新樂介紹,為了調整連隊種植結構,今年九連種植了233畝的水稻,主要采用直播的方式進行播種,種植戶的積極性都很高,目前水稻已經進入了收獲期。
多年來,一八八團一直以種植打瓜、葵花等旱田作物為主,水稻的種植還是十幾年前的往事。重茬種植使土地板結,部分土壤鹽堿化嚴重,影響了職工收入和連隊效益。今年,一八八團加大種植業(yè)結構調整力度,通過試種的方式全團共引進了330畝“北稻1號”優(yōu)質品種水稻,以提高土地產出的效益。
近幾年,一八八團以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農業(yè)增效、職工增收、團場增盈加快結構調整步伐,提高農業(yè)綜合效益和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據(jù)了解,該團將在明年進一步擴大水稻種植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