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業結構怎么調?大慶市大同區雙榆樹鄉的目標很明確,就是積極引導和鼓勵農戶向適合本地種植的高效經濟作物上使勁兒。
鄉村干部以“備耕走基層”為載體,開展“進百家門、知百家難、解百家憂、幫百家富”的“四百”活動,幫助百姓算經濟對比賬,組織農民開展種植業結構調整培訓會,讓他們明確種植業調整的方向。
鼓勵本地合作社擴大訂單收購量,引入外地企業與農戶簽訂谷子訂單6000畝,實行統一夠種、統一購肥、統一生產、統一銷售;與宜賓五糧液酒廠和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簽訂了高粱回收合同,實行全程透明收購與銷售。目前谷子和紅高粱訂單面積均突破1.8萬畝。
無論做什么,人才是關鍵。這個鄉重視合作社牽動作用和經紀人推動作用,對有突出貢獻的合作社或經紀人給予獎勵,激發了合作社及經紀人的積極性,訂單量較往年提升了5倍多。
雙榆樹全鄉16.08萬畝耕地,今年非玉米作物面積達到10.01萬畝,玉米為6.07萬畝,兩者比例為5:3。目前已落實千畝以上非玉米基地12個,有5個村玉米種植比例低于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