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小龍蝦,不少市民都會饞得口水直流。小龍蝦,這種多產于湖北、江蘇等地,受大眾喜歡的食材,如今在惠東縣高潭鎮中洞村養殖獲得成功。高潭人黃展捷從去年9月份開始飼養的小龍蝦,如今已經長成成蝦。大山里出產的小龍蝦,肉質鮮美結實。黃展捷充滿了信心,他還準備擴大養殖規模,帶動當地村民一起飼養小龍蝦致富。
為保證質量,從山上引溪水養小龍蝦
在高潭鎮中洞村一座山邊,一片雜草叢中的沼澤地被圍欄圍了起來。沼澤地的一頭,一根白色的水管源源不斷地流出山溪水,注入這片沼澤地。“我專門從山上引來山溪水,這樣養出來的小龍蝦質量才好。”中洞村村民丘錦榮說。
多產于湖北、江蘇一帶的小龍蝦,為何養在山區的沼澤地里?丘錦榮說,這塊地原來是一塊山地,后被挖了幾條溝來養小龍蝦。隨著水位不斷上漲,就形成了一片沼澤地。
沼澤地水很清,水下的綠色水草清晰可見,水草中還有一些小魚在游動。沼澤中間稍高的地方,長長的雜草迎風搖曳。沼澤地的排水口用網紗封起來。記者走了一圈,也沒有發現一只小龍蝦。丘錦榮仔細查看了土壩下的幾個小洞,也沒有發現小龍蝦的身影。“小龍蝦喜歡打洞,能在土壩上打出很深的洞,藏在洞里。”管理了幾個月的小龍蝦,丘錦榮已經成了半個行家。
46歲的丘錦榮從去年11月份起養殖小龍蝦。當時放進沼澤地的還是蝦苗,水草也沒長起來,土壩和中間的空地,都能看到很多小龍蝦在棲息。他每隔一兩天,就要給小龍蝦喂養一些由魚粉、麥麩、玉米粉等制成的飼料,一直要喂幾個月,小龍蝦慢慢長大了,山溝里水位漲起來,水草也長起來了,他就不需要喂養小龍蝦,而是讓它們自己覓食。
養了一年的小龍蝦,究竟個頭有多大?丘錦榮想辦法通過蝦籠,捕捉到了兩只小龍蝦。這兩只渾身通紅的小龍蝦很生猛,張牙舞爪在土壩上爬行,不時還舉起前面兩只大蟹鉗“示威”。這兩只小龍蝦的“腰圍”比成年男子的大拇指要粗許多,而且渾身非常干凈。“它們已是成蝦,可以送上餐桌了。”丘錦榮說。
決心回鄉創業,請專家到高潭考察
提到中洞村小龍蝦,不得不提高潭人黃展捷。
1973年出生的黃展捷,1990年到深圳生活、工作。家鄉大力發展紅色旅游,不僅吸引了眾多游客,也吸引了不少已外出打工的高潭人返鄉創業,其中包括黃展捷。
在回鄉創業的過程中,黃展捷了解到,高潭地處山區,由于氣候等條件的限制,加上山多地少,村民靠種水稻的收入不是很多,有不少村民選擇外出打工而不種田。他尋思著能不能尋找一個適合高潭山區發展的項目自己創業。他開始走訪調查,最終瞄準了一個項目:養小龍蝦。
小龍蝦主要產地是湖北、江蘇一帶,引入惠東山區養殖,到底合不合適?為了尋求答案,黃展捷專門邀請專家到高潭考察。專家認為高潭的環境很適合養小龍蝦,而且投資并不大。首先,在山地里養殖小龍蝦,不需要對田地進行大幅改造,只要在地里挖一米深的溝槽就可以了,一畝地成本只要三五千元。其次,在中洞飼養小龍蝦,還能避開冬季寒冷天氣對小龍蝦的影響。
2016年下半年,黃展捷開辟了6畝沼澤地,放進了75公斤小龍蝦蝦苗。近一年時間過去了,黃展捷估計已有200~250公斤小龍蝦。“現在是小龍蝦繁殖期,繁殖期過后,就會有更多的小龍蝦。”
“山溪水養出的小龍蝦肉質很鮮美、結實。”黃展捷說,因為用山溪水飼養,小龍蝦很干凈,蝦肉可以直接做刺身。黃展捷認為,小龍蝦市場大,預計一年能收獲3~4次,而且不受冬季的影響,在上市時間上有一定的優勢。加上高潭生態環境很好,這里養殖的小龍蝦有其優勢。養殖小龍蝦成本大約每公斤40元,銷售到深圳每公斤可賣60元以上。試驗成功后,黃展捷準備擴大養殖規模,帶動當地村民一起飼養小龍蝦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