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箱蜜蜂能干啥?
重慶市綦江區中峰鎮的回答是:能讓一戶貧困戶從此脫貧,甚至走上致富之路。
中峰在綦江只能算一個小鎮,下轄5個村,總人口不到兩萬。貧困戶少,僅僅105戶,但扶貧任務一點也不輕松——地處山區,境內無工業企業,讓貧困群眾依靠就地進廠務工來實現脫貧不可能,而且發展其他產業也沒有區位優勢。
幾經分析研究,中峰鎮最終決定讓貧困群眾養蜜蜂。中峰鎮黨委書記陶玉龍介紹說,中峰森林覆蓋率超過73%,且大部分屬于高山原始森林地區,五倍子等藥材花和其他高山野花等蜜粉源植物豐富。而且本地有一批養蜂“土專家”,技術保障不成問題。
2015年底,中峰鎮為全鎮每戶貧困戶免費送上4箱蜜蜂。養好了這4箱蜜蜂,貧困戶每年至少可以收取30斤蜂蜜,按照當地市場價每斤120元算,就可以獲得收入3600元。
沒想到,幾個月后,幫扶干部到貧困群眾家里回訪時,發現了意外情況。一些貧困群眾因為年齡大或者不懂技術,導致蜜蜂因管理不善而飛走,最后只留下了一堆空蜂箱。
“光送蜜蜂還不行,技術管理也得跟上。”中峰鎮鎮長周偉說。為了讓貧困群眾真正能夠通過養蜂脫貧,該鎮又建立了一個扶貧養蜂場,專門聘請兩名養蜂專家駐場指導,讓貧困群眾到這里免費學習養蜂技術,在技術沒有學到手之前,蜜蜂可以寄養在場內,由技術專家負責管理。
“我現在也算半個養蜂專家了。”在扶貧養蜂場跟著老師學了差不多一個月,中峰村村民劉德傳有了信心,他的4箱蜜蜂如今已經發展到10箱。“明年,我爭取要突破30箱。”劉德傳為自己制定了“小目標”,如果成功實現,他明年就可以增收近3萬元,致富之路已經鋪平。
“目前,全鎮90%以上的貧困群眾都已經掌握了必要的養蜂技術,鎮里的養蜂專家還為他們提供全程的跟蹤服務,我們還與國內知名的蜂蜜經營企業簽訂協議,對貧困群眾的蜂蜜保底收購,所以他們的脫貧不是問題,致富也大有希望。”陶玉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