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如何實現全程機械化生產?其中有哪些需要重點關注的環節?近幾年又有哪些先進的農機化技術?……這不是什么學校的課堂,而是直接且真實的田間“教學”。為了進一步推進武漢蔬菜生產全程機械化發展,9月27至28日,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指導中心在武漢天下先現代農業發展專業合作社精心舉辦了全市蔬菜生產機械推廣田間日活動暨農機化新技術培訓會。市農委楊玲副主任、各新城區農業(機)技術推廣中心及農機推廣站工作人員、和來自各區的農業(農機)合作社負責人及農機大戶等共計80余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此次活動主要聚焦兩個內容,一是通過機具展示、作業演示、田間互動交流等方式,現場演示蔬菜耕、種、管、收、植保和秸稈處理各個生產環節的機械化技術。包括高效均勻的開溝機和起壟機,能一次完成開溝、播種、覆土、壓實作業的精密蔬菜播種機,能適應多種類蔬菜的氣吸式精密播種機,適用范圍廣的乘坐式移植機,遙控電動多旋翼植保機,專一性的蔬菜收割機,打地的同時可以整平菜地的滅茬旋耕機,以及對各類秸稈及雜草具有良好的粉碎功能的自走式秸稈碎草機和秸稈粉碎還田機等先進適用機具。二是繼續完善和豐富參與式、體驗式推廣方式,突出先進農機技術理論培訓。由東風井關農業機械有限公司和上海康博實業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為大家介紹目前較先進的農業機械及相關技術,并由省農科院的袁博士講解蘿卜產業現狀及高效種植技術。
最后,由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指導中心的張麗華主任作總結發言,張主任強調我們農機管理和推廣人員應提高認識,下步要穩步推進相關示范基地的建立,真正起到帶頭示范作用,還要扶持新型農機應用和農業經營主體,以農機購置補貼為主要手段,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推動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農機化技術的發展。
我市蔬菜常年播種面積超過260萬畝,其生產全程機械化自然也成為我市推進 “菜籃子”工程建設和發展現代都市農業的必然趨勢和要求,但水平一直是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中的“短板”。近年來,為了補“短板”,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指導中心以問題為導向,多措并舉促發展,不僅制定了相關技術標準體系從源頭上指導蔬菜的機械化生產,而且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開展了一系列現場推廣會、技術培訓會、技術下鄉等活動。此次田間日活動是我們在當前全市拼搏趕超的良好氛圍下,創新工作方式,而作出的又一努力,使得一批技術成熟、先進適用、安全可靠、節能環保的生產機械和技術得到引進和推廣,為蔬菜產業的綠色發展和提質增效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