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第三屆中國(濟南)花卉園藝博覽會將在濟南商河開幕,更高端的展會檔次、更多創新元素的運用及更加完善的增值服務等,都將成為本屆花博會的亮點。而在今年年初提出“旅游富縣”戰略的商河,正通過旅游產業和會展經濟的發展,一步一步地將自身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提升 檔次水平顯著高于往年
作為濟南市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花事盛會,第三屆中國(濟南)花卉園藝博覽會將以“溫泉花鄉·生態商河”為主題,把花卉的觀賞性、藝術性、實用性、趣味性和知識性融于一體。
據商河縣花博會籌辦指揮部總指揮李東武介紹,此次花博會,除了103家國內參展商以外,還首次出現4家國際花卉企業集體亮相,分別為荷蘭安祖花園藝公司、荷蘭橙色多盟集團、德國Klasmann-Deilmann(克萊斯曼)及丹麥品氏集團。此外,臺灣三益花卉、山東省蘭花協會、青島市蘭花協會、青州盆景協會、北京多肉互聯等一批國內有特色、知名度高的行業協會及單位也已確定參展,使本屆花博會的檔次和水平較往年有了顯著提高。創新 “以花為媒”拓展內涵
以在“生態花博、溫泉花博、文化花博、鄉村花博、民俗花博”的特色要求下,本屆花博會將包括五大創新性活動:
在齊魯民間文化藝術展上,將組織福慶寶葫蘆、陶之緣軟陶等100家民俗文化企業參展。“我們邀請到了國家級民間藝術大師張建志前來展示他的剪紙技藝,還會對剪紙愛好者進行免費培訓。”商河縣花博會籌辦指揮部宣傳策劃部主任張浩春介紹道。
在金秋農產品嘉年華活動中,商河100多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將展示玉皇廟豆腐皮、糖酥火燒等商河特色農產品。
在美食節上,游客可以品嘗到商河十佳地方名優小吃及各地名吃40多種。
在文化活動嘉年華上,有馬戲、秧歌表演、花卉形象大使評選、集體婚禮、旗袍秀等精彩活動。
此外,花博會期間將有一場旅游嘉年華活動貫穿始終,屆時將設置大型游樂場并舉辦各類節慶活動,如韓廟鎮店子張打棗節、殷巷鎮李桂芬大沙河騎行采摘節、龍桑寺鎮沙河垂釣、鄉情緣星光大道濟南賽區海選等。完善 讓游客享受增值服務
預計本屆花博會期間,商河接待游客量有望達到100萬人次。為給游客創造一流的游玩體驗,商河在吃、住、行、安保、服務、停車六個方面都進行了完善。
“我們將在主展區設立小吃一條街,各地的名優小吃都能品嘗到,而且10元、20元就能吃好。”李東武介紹。圍繞花博會,商河對各大賓館都進行了提升管理和服務水平培訓,并新建四個大型停車場,共計可容納25000輛汽車同時停放,每個停車場都有擺渡車免費接送往返花博會會場的游客。針對花博會期間的安保工作,商河多次專題研究部署,并編制了治安、消防、交通等多項應急預案。
在活動場所的供水、供電、供氣、通訊等方面,商河已編制各項活動方案31個,對花博會各主題場館進行了專項檢查,并制定應急預案13個。抽調政治過硬、素質優異的工作人員150名組成志愿者隊伍。轉變 從以展為主到展銷并重
今年,是商河舉辦花博會的第二個年頭,與去年相比,一些轉變正在發生:
在辦會機制上,由政府主辦轉變為政府主管、重點支持,購買服務、企業化運營、市場化運作。據了解,本屆花博會由中國花卉報社和濟南花卉苗木協會主辦,由商河縣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服務中心及兩家公司共同承辦。
在展會組成上,由單一的花博會轉變為花博會、農產品嘉年華、齊魯民間藝術展、美食節、旅游嘉年華、各類文化活動結合;在活動模式上,單一的展會拓展為展會與節慶相結合;在展會內容上,由單一的產品展示轉變為商品展銷、文化活動、旅游體驗結合;在展銷方式上,由以展為主拓展為展銷并重或以銷為主;在產品選擇上,由單一花卉展拓展為花卉、農產品、文化產品、地產工業品展結合;在展會形態上,由以賞為主拓展為賞、商、娛、游、品結合。在商河縣有關負責人看來,本屆花博會對商河經濟拉動作用,特別是對全域旅游的帶動作用更加明顯,“隨著我們今年向展銷并重方面的轉變,應該可以預見,本屆花博會有望給商河帶來更為明顯的經濟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