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濟南市章丘區第十四期政務媒體見面會召開,區園林局局長柴斌向媒體作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生態章丘增綠添彩”的主題新聞發布,并接受媒體采訪。
規劃先行 綠化為本
道路綠化一路一景步移景異
園林綠化是城市文明的重要載體,是宜業宜居生態環境的高度體現。柴斌說,為了給廣大市民群眾創造“花香四溢、綠滿全城”的良好綠化環境,區園林局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以開展“百日綠化提升行動”為抓手,大力綠化美化城市環境,使市民生活的幸福指數不斷提高。
堅持規劃先行。柴斌介紹,今年以來,我區聘請4家風景園林甲級、建筑乙級高水平設計院,累計完成了小東山唐王山山體公園綠化、章萊路綠化、經十東路(世紀東路至淄博界)綠化提升、唐王山路東延綠化、明水火車站遺址公園綠化、唐人中心綠化、新濟青高速路口等20余項綠化規劃設計任務,涉及綠化面積300余萬平方米。
柴斌說,我區因地制宜,高起點規劃具有防護、生態休閑、慢行多功能、植物多樣性、布局合理的道路綠地和節點綠地。結合“雙拆雙改”,對城區內適宜建綠區域因地制宜建設各類綠地,一次性規劃出道路綠化帶,補足道路綠化短板,均衡配置帶狀綠地、街頭游園和文體活動場所,滿足市民群眾就近休閑游憩娛樂的需求;結合我區“騰籠換業”工作總體部署,對赭山進行生態修復,造景增綠,并與規劃中的北部田園風光、水系建設有機結合,規劃山水共融的綠色生態空間;梳理主城區現有道路、節點、游園等各類綠化,通過增加植物造景、破硬建綠、增設組合花箱、花樹、花缽、移動景觀、融入凸顯章丘的文化元素等多種手段,提升主要道路綠化景觀,打造景觀示范街。
以綠化建設為根本,建設綠色秀美新家園。柴斌介紹,今年園林局共承擔了唐王山路東延綠化、章萊路綠化、國道309(世紀東路至淄博界)綠化提升等46項重點綠化工程建設任務,成立了專項指揮部,實行“一線工作法”,全力推進工程建設。通過喬灌花草結合、組團式種植、藝術造景等表現手法,進一步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綠色生態廊道特色突顯,城市綠地布局更加合理,城市綠色空間生態功能更加完善,營造“春花爛漫、夏蔭濃郁、秋色絢麗、冬景蒼翠”的城市綠化景觀。目前,已完成30項重點綠化工程,完成綠化面積55萬平方米。
還綠于民 精細管護
讓市民推窗見綠出門見景
雙拆拆除了發展空間,如何讓這些空間最大程度地讓群眾受益?柴斌說,今年以來,區園林局把“拆違拆臨建綠透綠”作為全局工作的重點,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綠色風暴”。
柴斌介紹,對“雙拆”后建綠透綠地塊,本著“以綠化為原則、不綠化為例外”原則,堅持高標準設計,體現小泉城文化風貌和地域特色,因地制宜、以人為本、綠化惠民,保證綠化景觀效果,打造精品綠地。綠化地塊確定后,快速反應、迅速行動、提前介入,第一時間到現場測量、確定方案、技術交底、設置圍擋,保證拆除后適宜綠化的區域盡快綠起來。根據不同地塊所處位置和周邊環境,因地制宜建設道路節點、游園綠地或進行臨時性綠化,為市民群眾提供更多健身休閑的好去處。截至目前,章丘區共拆出600余處適宜綠化地塊,綠化面積67.8萬平方米,建成了多處公共游園綠地,為市民群眾提供了更多健身休閑的好去處。
柴斌說,為加強精細化綠化管護,按照創城標準和市政設施一體化管理工作要求,整合綠化管護資源,實施分級管護、網格化管理,將精細化管理體現在綠化養護的每個細節。加大管護投入。每天出動500余人對所轄綠地綠化帶進行“地毯式”衛生清理,不留死角和盲區,出動所有水車加班加點抗旱澆水,保證苗木正常生長。加強綠化執法。實行全天候無縫隙無死角綠化巡查,快速高效地解決市民群眾反映的各類園林綠化問題。加強補植提升,保持了綠化帶的完整性。
柴斌說,為進一步促進創城工作開展,區園林局還通過在城區毗鄰居住區、商鋪的沿街道路增設花箱,在城區重要道路節點、游園綠地種植時令花卉,實施30處城區公廁遮擋綠化和鐵路沿線護坡裸露土地綠化,加強小區綠化指導等方式加強街景打造,提升綠化品味和檔次。同時,通過在廣場、綠化工地施工圍擋、綠地設置創建文明城市公益廣告牌的方式,加強創城陣地建設,營造創城濃厚工作氛圍。
生態優先 留住記憶
打造記憶的生態長廊
2009年承載著無數章丘人記憶的明水車站,由于新高鐵站的修建,正式停運。停運后租賃給部分商戶,更是破爛不堪,嚴重影響了市區的整體形象,成為章丘發展的瓶頸。今年7月13日老火車站拆除,區委區政府決定在原址修建帶狀公園,與原有東西兩側已建成的綠地相連,形成貫穿鐵道北路的城市綠色紐帶,還綠于民。
據柴斌介紹,明水火車站遺址公園東起雙山大街,西至黨校街,長約0.9公里,面積2.93公頃。公園包括明水小站博物館、帶狀公園、防空洞、鐵軌、舊式蒸汽火車頭和綠皮車廂等部分。設計以“記憶及生態”為主題,打造集景觀游賞、休閑健身、社交集會、城市形象展示等功能為一體的帶狀公園,帶動整個城市綠地系統的有機建設。建成后的鐵路遺址公園,將成為“城市的綠色紐帶、記憶的生態長廊”。(下轉2版)
下期政務媒體見面會,將圍繞“備戰雙節加強保障,扮靚假日旅游市場”主題由旅游發展中心進行新聞發布。歡迎廣大市民群眾就關心關注的問題提出意見建議(郵箱:zqzwmt@126.com)。 (上接1版頭條)柴斌說,公園設計堅持生態優先、區域帶動、功能合理、可持續性、文化性的原則,站臺建筑為德式風格,集展示與休憩為一體,面積約220平米。內部設有老式售票臺及木質連椅,同時墻面和柜臺設有展示空間,將搜集來的舊車票等老物件進行展示。穿過建筑是站臺,停靠著老式的蒸汽機車,溫馨的場景,讓人仿佛回到了當年那些有著美好回憶的時光。目前,明水小站站房、防空洞準備開始布展,綠化完成50%,園路鋪裝完成70%。綠化和土建工程9月底完成。
在媒體互動環節,針對“破壞綠化帶的行為如何監管?”“楊柳絮如何處理?”“古樹名木怎樣管護?”“下步如何為城市更好地添彩?”“怎樣加大對植物品種種類的科普?”“府前街中段綠化帶過高的問題如何處理?”等問題,柴斌對記者提出的問題也一一作了解答。
柴斌說,對于破壞綠化帶的行為,首先加大宣傳,營造愛綠護綠的氛圍,其次對破壞量較大的予以嚴厲打擊,頂格處罰,形成震懾。此外,成立專門的巡查執法隊也會加大巡查力度,一旦發現,予以處罰。
針對楊柳絮的問題,柴斌表示除了開發新品種,會及時進行噴水,減少楊柳絮的數量。對于古樹苗木的管護問題,柴斌說,對于統計在冊的已經納入監管范圍,未統計的接到反映后也會及時進行維護。每個鎮街的聯絡員也會及時進行巡查,確保古樹名木得到最大限度保護。
在做好增綠的同時如何為城市添彩?柴斌說,我們今年的主要目標是建綠透綠,先綠起來,下步將在“添彩”上下工夫,計劃在雙山北路長約1000米隔離柵下種植薔薇,形成一道立體花墻,在世紀東路4km分車帶內全部種植二月蘭,草花種植下步在主要街道推廣種植,為城市綠化增添色彩。同時,針對苗木的科普問題,將及時更換舊的植物科普牌,同時加大科普范圍。對于府前街中段綠化帶過高的問題,下步將與規劃部門對接,進行調整或重新設計。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實質上是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推動城市發展。柴斌說,自我區城市三期大綠化工程以來,城市園林綠化得到了長足發展,但是,與先進城市相比,我區的城市綠化建設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一個是由于城市綠化管護面積較大,綠化養護管理相對粗放,一些管護“死角”和“盲點”在城郊結合部依然存在。另一個是在綠化管護模式、運作機制上,還有一些與時代發展不相適應的地方,綠化管護的精細化、長效化、常態化管理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下一步,將按照區委、區政府工作安排,一方面,超前謀劃,提前做好各項重點綠化工程規劃設計方案。另一方面,做好開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加快推進重點綠化工程建設,加快在建道路綠化建設進度,不斷整合綠化管護資源,提高綠化管護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