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我是反對養殖高端肉牛的,一頭小牛犢的價格近萬元,感覺養不起。而現在我是村里養殖最積極的,以前的秦川牛逐漸淘汰,現在只剩下了兩頭。”今年60歲的海原縣賈塘鄉后塘村養殖大戶李成孝告訴記者,像他現在養的西門塔爾、夏洛萊等高端肉牛,牛架子大、育肥快,繁育母牛適應環境能力強,市場價格好。他嘗到了甜頭,現在不但自己養,還希望村里家家養。
李成孝3座棚舍的牛,現在留欄量穩定在40頭,一年下來賣牛收入約12萬元。今年運氣好,趕上村里農田改良,光牛糞就給他帶來3.6萬元的收入。談及家庭收入,李成孝滿臉喜色。
2017年,后塘村被海原縣列為10個高端肉牛養殖示范村之一。該村村干部為了讓村民把高端肉牛養殖發展起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讓村民轉變思想觀念——淘汰低端肉牛,養殖高端肉牛,并且借助華潤集團幫扶的東風,按照高端肉牛養殖示范村建設要求,推進高端肉牛養殖示范村建設。目前,后塘村156戶養殖戶存欄肉牛518頭,建設養殖棚圈482座。村里80戶普通養殖戶賒銷華潤基礎母牛261頭,已產牛犢63頭;61戶建檔立卡貧困養殖戶賒銷華潤基礎母牛230頭,已產牛犢16頭。
為確保該村養殖業健康發展,海原縣還支持新建集動物防疫、檢疫、疫病診療、冷配改良、畜牧科技服務等“五位一體”功能的畜牧科技服務點1個,配備專職技術人員1名。賈塘鄉黨委書記金朝暉告訴記者,后塘村養殖示范村的建設,對帶動該村及周邊群眾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起到了積極作用。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后塘村按年育肥出欄高端肉牛500頭計算,可實現年產值750萬元,純收入240萬元,養殖戶戶均純收入約1.54萬元,人均收入4000元以上。
不過,高端肉牛養殖還有困難。李成孝說,村里像他這樣的養殖戶,青貯飼料技術還不過關,草料來源不充足,只要能解決草料短缺問題,養牛效益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