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故道新發現,滿眼遍地是芥藍。上個周末記者下鄉采風,在虞城縣劉集鄉、喬集鄉段的黃河故堤北側,有一方兩鄉三個村流轉集中的2000多畝土地,被一個名叫“懂菜”的公司建成“精準扶貧基地”,種著2000多畝或剛破土或正值收獲期的芥藍。
據來自壽光的技術人員介紹,這里的芥藍,一年八九茬輪作,可春夏秋三季收菜。收割芥藍是門辛苦加技術活,150多名身材相對矮小的貴州人攜家帶口在此打工,當地人很難適應這種技術水平較高又十分辛苦的勞作。在一地綠色里,記者看到貴州打工者嫻熟的收獲芥藍工序:彎腰勞作,一手挑揀收割、一手整齊托著;裝筐動作,先拿起小刀削齊整,再輕輕碼放裝整齊;最后裝車運回倉庫,過秤存入冷庫。
這里的芥藍通過懂菜網互聯網+外銷到廣東、上海等地。據了解,這些貴州打工者包吃包住每月收入在四五千元到七八千元。本地有50多名貧困戶安置外圍打工,除了一畝地一年1000元的土地流轉收入,還多了一份不菲的打工收入,一舉精準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