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該縣水果總面積已達50000畝,總產量1.1億公斤,實現總產值4.3億元,豐厚的利益讓果農甜到了心里。
規模種植、示范帶動。該縣積極引導農民在土壤、水利、電力、田間道路等基礎條件適宜的土地上適度規模種植水果,目前,該縣已在中樞街道的四河社區、大莫古鎮的麻舍所村委會建成了千畝連片的果園4片,另外建成百畝連片的果園20余片。同時,采取多項措施,充分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縣果樹場、縣經濟林木場建設成為該縣水果生產科技示范園和云南省無公害水果生產示范基地。
科技興果、果香萬里。近年來,該縣不斷加大水果產業中的保花、疏果、套袋、地膜覆蓋、滴灌等農業科技推廣力度,不斷增加水果產量、優化水果品質,今年,完成保花、疏果面積3萬畝,實施水果套袋 5934.6萬個,完成果園田間黑地膜覆蓋面積2.1萬畝,安裝滴灌設施面積2.13萬畝。對3000畝紅提葡萄安裝了避雨棚。通過上述措施,有效促進了全縣水果品質的提高,目前,該縣優質水果比重已達60%以上,水果商品化率已達80%以上,產品遠銷省內外,部分水果出口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
合作經營、強化服務。該縣持續加大果農合作經營和發展力度,現已注冊實力強,服務廣的水果專業合作社3個,公司1個。服務涉及全縣大部分區域,內容涵蓋技術咨詢、農資供應、施肥防病、引入果商、產品銷售等,既幫果農解決了技術問題,又幫果農解決了營銷難題。為解決果農的資金壓力,合作組織采取“賒銷”模式,提前為有需要的果農配發化肥農藥等農資,待水果銷售后再統一結賬,既方便了群眾,又發展了產業。
優化品種、增加效益。近年來,該縣積極爭取資金,累計引入不同樹種,不同成熟期的水果品種達230個,過去品種稀少、口感單一、品質不高的局面得到了較大改觀,果農通過打水果上市“時間差”,有效規避了風險,增加了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