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蘆是低熱量的蔬菜,并且常吃對我們的心臟也會有好處。西葫蘆在吃的時候,自然在吃的時候也會有一些方面要有所了解,在烹飪西葫蘆時也要注意一些細節,快來了解了解吧。
西葫蘆的營養價值
1.熱量超低。西葫蘆非常適宜作為油膩大餐的配菜。一杯切成片的西葫蘆僅含有19千卡的熱量,比相同分量的綠色蔬菜(如花椰菜和球芽甘藍)所含有的熱量少40%~50%。
2.提高免疫力。西葫蘆含有一種干擾素的誘生劑,可刺激機體產生干擾素,提高免疫力,發揮抗病毒和腫瘤的作用。
3.美容護膚。西葫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水分,經常食在為人體補充所需維生素的同時,還能夠讓皮膚更加的水潤有光澤。對皮膚暗黃的人群來說是一道美容的佳品。
4.有益于心臟。西葫蘆含有相當數量的鉀元素,每杯西葫蘆的鉀元素含量達到了295毫克,是每日推薦食用值的8%。美國心臟病學會認為鉀元素能夠降低人們患上中風和心臟病的風險。西葫蘆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這種抗氧化劑有助于血液細胞的內膜更好地發揮其功能,降低血壓和防止動脈堵塞。
西葫蘆的食用注意事項
西葫蘆不宜生吃。高溫炒蔬菜會釋放致癌物:炒西葫蘆排致癌首位。“西葫蘆、大蒜、洋蔥等蔬菜一經高溫煎炒會產生可能令人致癌的丙烯酰胺。”烹調時不宜煮得太爛,以免營養損失。
煎悶最好。也叫水煎的方法炒菜,即先放油,待油溫合適后把菜放進去,等溫度升高,蔬菜有水滲出了,馬上蓋鍋蓋把菜悶起來。這時,蒸汽一下子就會起來,100攝氏度的蒸汽完全能把菜悶熟。只是需注意把握火候,最好用中火,因為火太小,蒸汽就起不來了。
一般情況下,西葫蘆在培育時已經自然去除了葫蘆素,可以放心食用。但也有例外,假如西葫蘆與觀賞型南瓜等其它植物發生雜交,其果實中就可能形成葫蘆素。另外,西葫蘆也可能因為天氣炎熱,在環境壓力下啟動“自我保護”機制,形成苦味的葫蘆素,以減少自己被吃掉的可能性。
高溫炒蔬菜會釋放致癌物。炒西葫蘆排致癌首位。“西葫蘆、大蒜、洋蔥等蔬菜一經高溫煎炒會產生可能令人致癌的丙烯酰胺。”在特定條件下,不僅是西葫蘆,黃瓜、南瓜等葫蘆科植物的果實內均可能出現葫蘆素。因此,大家一旦發現西葫蘆等蔬菜有苦味時,千萬不要食用。
在烹飪西葫蘆時,要多切記以上這幾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