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治國理政新方略
推進“兩聚一高”新實踐
白灼芥藍是粵菜代表菜品之一,但香港食客可曾想過:盤中美味的芥藍,很可能來自上千公里外的洪澤湖邊?
這事,可是真的。每天,在泗洪縣石集鄉的海納供港蔬菜基地,170名割菜工早早下地割芥藍。第二天凌晨,新鮮的芥藍搭乘冷鏈運輸車南下,經廣州中轉,一天內抵港上餐桌。
鄉鎮菜園子對接香港菜籃子,正是泗洪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的生動切片。泗洪縣主政者認識到:作為一個農業大縣,泗洪有責任,也有條件做好提升農業、致富農民這篇大文章。
發展現代農業,泗洪優勢不少:地處洪澤湖西岸、淮河中游,水資源豐富,土層深厚、通透性好,適合農作物生長;土地規模經營逾六成,連片種植有保障;新型經營主體超8000家,不用擔心“誰來種地”。
去年起,泗洪啟動建設“百園工程”,力爭用3年打造100個面積不低于1000畝的農業特色示范園。泗洪縣農委主任何光軍認為,推動農業結構調整,必須以市場為導向,精準捕捉需求變化,依靠技術創新,培育特色、營造品牌,提高農業附加值。
“現在人們不但要吃飽,更要吃得好、吃得安全。”在泗洪辦工廠的汝偉強,看到“吃”的消費升級空間巨大,去年決定進軍高端農業。考察多地后,他還是回到泗洪,投資2000萬元,建起海納供港蔬菜基地。他看中泗洪生態好,這是種出無公害蔬菜的首要條件。
今年春播,汝偉強種下1000畝芥藍和菜心。辦廠出身的他,把菜地辦成車間。種菜前,先給土地消毒,再下雞糞、牛糞增肥;殺蟲不打農藥,靠田邊自動滅蟲燈;地里埋噴灌管道,按下開關,就能澆水、施肥;250名員工分成種菜、割菜等工種,“打卡”上下班。每天,汝偉強刷一眼手機上的管理系統,便知每人工作咋樣。
割菜是個技術活。像割芥藍,要快,還要準。割早了,芥藍沒成熟,割晚了又影響口感,一定要掐準時間,在半天內割完。當然,必須按客戶預訂的規格割。
去年10月,石集鄉汴東村農民王永平把5畝地流轉出去,到基地干后勤,月薪2000多元。一有空閑,他便苦學割菜。
“割菜確實難,但工資高。有的割菜工,一個月掙八千塊錢!”王永平說得不錯。來自貴州省羅甸縣的羅建芬,到基地三四個月,每天割菜七八百斤。而最牛的割菜工,一天能割900—1000斤芥藍、菜心,每斤計酬七毛錢,收入六七百元。
好土好水好技術,種出好菜不愁賣。“我每天發貨一貨柜,共1200箱芥藍、菜心,每箱30斤,至少能賣300元。”汝偉強估算,今年基地銷售額可達8000萬元,利潤超一成。每畝可凈賺5000—10000元。基地割菜工多是云南人,而40多名泗洪農民基本干其他活,月薪2000—4000元。他打算,招收更多泗洪人,培養他們學割菜,多賺錢。
種菜看“菜市”,種糧盯“飯碗”。泗洪水稻種植面積達56萬畝,泗洪大米是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產品,省內有名氣,但賣不出好身價。蘇北糧油公司總經理趙亞分析,問題還是出在田頭,水稻品種多達30多個,稻麥兩季,粗放種植,一畝地就掙三五百元。
要想在優質稻米市場分杯羹,就得來次顛覆式創新。蘇北糧油牽手京東,組建“電商+公司+農戶”聯合體,泗洪32個大戶帶著3萬畝良田,簽約加盟聯合體。今年他們種田不一樣:只能種稻,而且種限定“南粳9108”等3個優良品種,用指定農藥、化肥。種田規矩多,但好處也多,最重要的是:不煩神、不花錢、賺得多。
種地哪能不花錢?京東說這事可以有。今年,京東推出“農民種地不花錢”計劃,向加盟農戶發放貸款,并向他們供應種子、化肥等農資,賬到秋后再結。
“我從京東拿到50萬元貸款,流轉1000畝地種水稻。靠自有資金,我只能種100畝地。”跟著京東種田,泗洪農民高建大開眼界。京東租用的衛星,睜開“天眼”緊盯每一塊稻田,運用大數據平臺分析,判斷哪塊地該上水、該施肥、該用農藥。蘇北糧油實時獲取信息,第一時間通知農戶照辦。
種田很“高級”,賣糧不用煩。高建在田頭把稻谷交給蘇北糧油公司,然后結賬算錢,其他事不用煩了。稻谷的價格,比市場價高兩毛錢。蘇北糧油把稻子加工成大米,放到京東平臺賣。這樣的大米,口感好,又安全,有京東為其品牌背書,趙亞相信每斤能賣5—10元,是普通大米的兩三倍。
線上加線下,產供銷結盟,電商、龍頭企業、農戶各得其所。高建預計,今年每畝水稻能掙800元;蘇北糧油加工1斤大米,盈利五六毛錢,而過去只有一兩分錢。年加工6萬噸大米,蘇北糧油可消化10萬畝水稻,公司希望把更多農戶拉進聯合體,讓他們種糧也能多賺錢。
有了外部資本的注入,有了現代技術的支撐,有了先進業態的引領,泗洪農業重裝系統整體升級。地還是那塊地,但換了種法,產出率大不一樣。全縣已建成45個農業特色產業園,10多萬農民進“園”當工人掙工資。
去年,泗洪韓井遺址出土距今約8000年的碳化稻,這是中國乃至世界迄今為止發現的時間最早的水稻田。這片孕育農耕文明的土地,正在續寫農耕傳奇。面朝大湖,深耕沃野,泗洪人自信滿滿經營現代農業。
農業轉型、農民轉業,“轉”出土地富民效應升級。上半年,泗洪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7759元,同比增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