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收、清雜、整地,灑水、播種……22日,咸安區向陽湖鎮鐵鋪村熊家灣,幾十余村民正在災后的蔬菜基地里忙活,生產自救一片火熱。
8月中旬的秋汛中,全區蔬菜受災面積達2.67萬畝,直接經濟損失近4000萬元。熊家灣的漫堤導致1100畝蔬菜基地一片汪洋。
如何把損失奪回來?
“盡快播一批速生葉菜如小白菜、大白菜秧、蘿卜菜秧等,同時育苗一個月后栽培的蔬菜,做好茬口銜接。”在熊家灣蔬菜生產自救基地,農業局總農藝師徐振強蹲點現場技術指導。對基地殘留的蔬菜,及時采摘售出;對絕收的地塊,及時耕整,做好恢復生產的準備。
“有了農業局的技術培訓和指導,恢復蔬菜生產我們心就有底氣了。”受災最嚴重損失最大的熊家灣蔬菜大戶胡國平介紹,4天前,區農業局在熊家灣舉辦了災后生產自救蔬菜栽培技術培訓班,落實了生產自救方案,講解栽培技術措施,發放了蔬菜生產技術資料,送來了化肥農藥。
“突出發展大棚設施菜、城郊精細菜、露地大宗菜和特色蔬菜(包括食用菌和水生蔬菜)四大板塊農業生產,把熊家灣打造成全區蔬菜生產自救示范基地。”區農業局長王勇說。
據悉,區農業局以成立9個工作專班深入災后生產自救一線幫助恢復生產,幫助受災群眾搶種一季蔬菜,在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