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原糧、吃蟲草,另外添點中草藥,山東菏澤市定陶縣農民姜興國養雞養出新名堂,飼養的林下生態雞賣到30元一斤,雞蛋15元一斤,成為雞圈中的“戰斗機”。
走進定陶縣陳集鎮齊莊沙沃林場,路南樹林中閃現出座座板房雞舍,藍瓦白墻,錯落有致,一萬余只柴雞,在林中悠閑散步,或啄食、或高歌,這里就是遠近聞名的益生園養雞場。場長姜興國,年逾不惑,種過花木,倒過雞蛋,十多年前,他在牡丹區辛集養殖過蛋雞,積累了一定財富。后來,聽朋友介紹沙沃林場有大片空閑林地,姜興國動了養殖柴雞的心思。
2008年,姜興國開始租用沙沃林場的林地養雞,雞場遠離村莊,場地大,空氣清新,還有綠蔭蟲草。雞場占地70余畝,他精選本地笨雞、土雞飼養,由最初的幾個簡易棚發展到目前的10余個高標準雞舍,商品雞由開始的一兩千只到目前一年四茬四五萬只,柴雞和雞蛋除了本地銷售外,部分還遠銷北京和大連,年效益幾十萬元。至此,姜興國已成為定陶縣名副其實的養雞大王。
這期間,姜興國養雞曾遇上了禽流感,和其他養殖戶一樣,由于當時不注重防疫,遭遇全軍覆沒。痛定思痛,半年后,姜興國重整旗鼓,把雞場里里外外消毒一遍,新引進5000只仔雞,堅持下來。
姜興國養雞以生態、健康為標準,他堅持雞蛋定向孵化,首先保證了雞苗健康。為提升柴雞營養價值,姜興國還請教多位營養專家、老中醫,把當歸、黨參、柴胡、甘草、金銀花等11味中草藥混合碾碎成粉,按1.5%比例添加到雞料里,既可防止柴雞生病又能提升雞肉品質。
為增加效益,姜興國把原先效益較差的楊樹處理掉,換上效益前景較好的楸樹,除了讓雞定時轉場外,他還在春夏秋季節使用誘蟲燈誘蟲,并經常用旋耕機旋地,讓雞食用地下蟲、淺表蟲,達到林下無蟲無草、雞糞養樹的目的。
“蛋雞養到第二年就要淘汰,它吃的多,產蛋少,但是這種柴雞賣到北京特別受歡迎,貴時賣到30元一斤。”姜興國一說起自己的養雞經,即時滿臉興奮:“咱場注重場區衛生,定期防疫,雞肉品質好,銷路也好,一般都是電話預約訂購,兩三個月就一批。”
俗話說“同行是冤家”,可姜興國不這樣看,他認為貨賣堆山,大家只有抱團闖市場,才能實現共同致富。他廣傳養雞經,帶領群眾成立養雞專業合作社,走“養殖基地+合作社+農戶”的路子,先后幫扶12戶農民走上致富路,戶均養雞3000只以上,年可增收6萬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