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來,菜粕期貨市場主力全約呈“V”形走勢,先大幅下跌至2160點,后連續上漲5日重回2260點。8月供需報告美豆單產的意外上調,使其主力再次下跌至2160點附近。
未來菜粕市場將走向何方?從現貨供應方面看,盡管近期沿海油廠菜籽菜粕庫存有所下降,但國內菜粕供應量基本充足;從需求方面看,目前處于水產養殖旺季,隨著華南天氣的好轉及投喂量增加,需求端或有好轉,但仍需關注南方天氣變化;從替代品方面看,美豆單產意外上調,今年全球大豆供應充足,豆粕對菜粕的替代壓力有所增強。綜上分析,預計菜粕市場近期震蕩偏弱調整。
全球菜籽產量預期穩中有增
市場最新預測數據顯示,2017/2018年度全球菜籽產量穩中增加,但加拿大油菜籽預期產量較上月下調。
USDA8月供需報告顯示,預計2017/2018年度全球菜籽產量為7270萬噸,較7月預測的7242萬噸增加0.39%,較上年度的6924萬噸增加4.99%。其中,加拿大2017/2018年度油菜籽預期產量下調至2050萬噸,主要原因是當地的高溫和干旱天氣不利于油菜生長,這一預測值較上月的2100萬噸下降2.38%,但仍較上年度的1850萬噸增加10.81%。另外,澳大利亞2017/2018年度油菜籽預期產量依然為320萬噸,較上年度減少22.78%;俄羅斯2017/2018年度油菜籽產量較上月的預測值上調5萬噸,至115萬噸。
國內菜粕供應基本充足
雖然近期進口菜籽到港量較少,上周沿海油廠菜籽庫存量同比減少,菜籽壓榨量降低,菜粕庫存環比略下降,但降幅有限,近期菜粕供給仍處于基本充足的態勢。據天下糧倉數據,第31周沿海菜籽庫存量為55.35萬噸,環比增加0.64%,同比減少8.44%;沿海菜粕庫存量為32400噸,環比減少14.74%,同比增加1.25%;全國納入調查的101家油廠菜籽壓榨量為6.73萬噸,環比減少19.21%,同比減少6.9%。隨著油廠陸續恢復開機,市場預計未來兩周菜籽壓榨量將分別回升至9.8萬噸和11.2萬噸左右。另外,最新統計數據顯示,8月份進口菜籽到港量仍然偏少,約為36.2萬噸。從DDGS方面看,受雙反政策影響,DDGS進口量和庫存量大幅減少,其已喪失量價優勢,對菜粕的影響比較有限。第31周沿海DDGS庫存量為5.55萬噸,同比減少88.86%。農業部數據顯示,上周全國DDGS均價為1921元/噸,菜粕與DDGS價差為425元/噸,比前一周跌1.12%。
關注華南天氣變化的影響
由于前期南方持續降水對水產養殖沖擊較大,菜粕需求不及預期,近期沿海菜粕成交有所好轉,隨著投喂量的增加,或刺激需求端,但仍需警惕南方天氣的變化。據天下糧倉數據,上周沿海菜粕成交量為14200噸,環比減少25.65%,平均成交價為2336元/噸。
替代品方面,豆粕跟隨美豆震蕩走弱,料對菜粕形成壓制。而生豬養殖存欄回升乏力,拖累豆粕價格。
從以上分析可見,總體上全球菜籽供應量增加,盡管國內菜粕需求有所增加,但供應基本充足,并未超出預期,仍需關注華南地區水產養殖及天氣情況。豆粕市場的走弱,或使替代壓力增強,因此近期菜粕市場或仍震蕩偏弱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