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雞、翠鴨、亞冷水魚、地靈花豬……說到龍勝各族自治縣的養殖產業,我區水產畜牧部門的負責人說,該縣養殖產業都是走小眾、高端市場的特色養殖之路,在脫貧致富上也收到了特別好的成效。
鳳雞養殖是龍勝扶貧成效最明顯的產業。該縣泗水鄉八灘村對河組貧困戶侯雄偉,依靠養殖鳳雞不僅脫貧,還添置了現代農機具。他告訴記者,去年他家養殖鳳雞5500羽,年獲純利6萬元,家庭人均收入從2015年的2409元提高到去年的8842元。據統計,去年全縣共養殖商品鳳雞150萬羽,養殖戶2150戶,總產值1473萬元;其中參與養殖的貧困戶,戶均增收4500元。
目前,龍勝持續加大對養殖業的扶持力度,養殖龍勝鳳雞、翠鴨每羽補助3元,貧困戶養殖補助5元,去年這兩項補助資金共計480萬元。同時,在龍勝鳳雞已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及“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名錄”收錄的大好前提下,該縣聘請廣西大學專家對鳳雞保種選育進行深入指導,成功完成金鳳、銀鳳兩個商用配套系的選育,確保了鳳雞品種的純正,也使得鳳雞的各項生產性能大幅提高,并具有“防偽”功能。記者在該縣周家鳳雞養殖合作社看到,該合作社的鳳雞都統一佩帶腳環,消費者很易辨別真偽。
大鯢養殖也走進了普通百姓家。記者在該縣龍勝鎮山東村大鯢庭院養殖戶里看到,農戶住宅樓下筑砌水泥池,引進山泉水,大鯢悠閑地在池中“打盹”。目前,在龍勝大有大鯢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牽頭帶動下,發展了30戶養殖示范戶,其中19戶是貧困戶,共投放大鯢魚苗8000尾,預計今年養殖大鯢的貧困戶可全部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