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湖北省植保總站獲悉,今年全省農藥需求總量預計4.72萬噸,較去年繼續下降,這是全省農藥連續第三年實現減量。
這意味著,湖北省農藥使用迎來零增長時代。
為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2015年,全省開展“農藥零增長行動”,力爭從2015年起,農藥用量逐年減少,到2020年實現零增長。
行動實施以來,成效顯著。2015年,全省農藥使用量首次實現“零增長”;2016年全省農藥使用量4.8萬噸,比上年減少1200噸,減幅達2.2%,尤其是高毒農藥,全年減量600多噸;今年農藥需求總量比2016年略有下降。
湖北省植保總站站長郭子平介紹,在技術方面,重點在“控、替、精、統”上下功夫。
精——精準預報。構建省、市、縣三級農作物病蟲害監測預警體系,確保監測預警的時效性和準確性,目前預測準確率最高可達97.6%。
控——綠色防控。推廣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全省設立25個國家級綠色防控示范區和省級68個綠色防控示范區,示范區內,高效、低毒型農藥大力推廣,生物防治技術交替使用。在示范區內引導農企合作,目前共吸引32家農業企業、340個服務組織參與共建,核心示范面積達到155萬畝,輻射帶動1500萬畝。
替——“高效”代替低效。新一代煙堿類、雙酰胺類高效低毒農藥不斷研發上市,逐步取代傳統化學農藥。無人植保機等“高、精、尖”植保器械替代小型低效藥械,全省無人植保機保有量達240多架,應用范圍從糧食擴大至水果、蔬菜等多種作物。
統——統防統治。在46個糧食生產大縣和10個經濟作物主產區,省植保總站每縣重點扶持一家有代表性的專業化服務組織,解決一家一戶“打藥難”“亂打藥”等問題。省農業廳每年評選全省20強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組織,入圍者獎勵一架無人植保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