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新疆巴州博湖縣,春意盎然,走進該縣本布圖鎮再格森諾爾村一組的蔬菜大棚,翠綠的大白菜團團環抱,菜農們正小心地清理菜行間的雜草。看著棚內郁郁蔥蔥、長勢旺盛的白菜,該組菜農馬彪高興地說:“5月下旬就能采收上市了,按去年的行情,每畝地掙上8000多塊錢沒問題,我這3畝白菜就能增加我家2萬多塊收入呢。”
馬彪是博湖縣本布圖鎮再格森諾爾村一組農民,種菜種了20多年,過去一直種露地蔬菜,生產方式也是小打小鬧,掙錢不多又白忙活,近些年,他看到外地農民種大棚菜收入多,在前去觀摩學習的同時,也在自己的責任田里建起了10畝地大棚,通過縣農業部門的指導,大棚種植也有了好收成,和大田露地蔬菜相比,大棚蔬菜能打時間差,上市早、賣價高,收入好。
提及以前種菜,馬彪不無感慨,2010年他種了12畝地大田蓮花白,光投資就1.2萬多元,結果一上市,菜就滯銷,連本錢都未掙回來。2011年開始,他改種大棚蔬菜,11畝大棚菜當年他就賺了10多萬。現在,馬彪對大棚蔬菜的種植前景非常看好,他打算在承包些土地好好發一把。
博湖縣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日夜溫差大,光照充足,依據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該縣近年來加大拱棚蔬菜推廣力度,目前拱棚面積已達2.2萬多畝,5月下旬陸續上市。據了解,拱棚投資少,見效快,易于倒茬,土地利用率高,一般畝投入2500元左右,畝產值9500-10000元,收獲后復播一茬蔬菜畝產值3500元,畝利潤8500以上,拱棚蔬菜不但給農民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同時也能讓本地市民品嘗到更加新鮮的蔬菜。
據初步統計,博湖縣2014年拱棚蔬菜種植面積達2.2萬余畝,年可向市場供應蔬菜15萬余噸,年產值可達億元以上,孕育出了農民的致富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