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這些油茶樹至少能收入4萬元,不但增收致富,還保護了生態環境。”近日,連城縣朋口鎮金龍村的山坡上,忙著疏果管護的邱家瑜高興地說。
邱家瑜和愛人原來在集鎮附近辦了一個小型制香廠,夫妻倆辛勤勞作,收入頗豐。但天有不測風云,2015年連城遭遇“7·22”特大洪災,制香廠在洪水中化為泡影,一家人生活也陷入了困頓。
邱家瑜夫婦在參加當地舉辦的“雨露計劃”“幸福工程”等創業培訓后,決定回村里種植油茶。離村不遠是樹木稀疏、黃土裸露的荒山,夫妻倆上山劈雜、挖坑、栽苗,辛苦了近1個月,種下了20多畝油茶樹。
此后,邱家瑜精心管護。到去年,油茶樹長到了1米多高,開始掛果,原來的荒山也綠了起來。20多畝油茶樹收成油茶500多公斤,榨得優質茶油160多公斤,收入2萬多元。去年底,嘗到甜頭的邱家瑜在“幸福工程”2萬元小額貼息創業貸款的支持下,又開辟了20畝荒山種植油茶樹。
“種植油茶效益好、收益時間長。”邱家瑜盤算著,從今年起每年油茶產量都能翻番,到第五年就能進入豐產期,而且只要管理得當,油茶樹的豐產期可長達幾十年,年收入少說也有10多萬元,“可實現增收致富、保護生態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