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何劍:帶領群眾脫貧成畢生事業

   日期:2017-07-2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83    評論:0    

  20日一大早,42歲的何劍和妻子便早早起床,為飼養的1000多只雞崽打掃圈舍,添加飼料,這已經是何劍學習技術后,大規模喂養的第三批雞。前兩批共出欄2600多只,為何劍增加了4萬余元的收入。前期的成功試水讓何劍對自己的夢想有了新的籌劃,換成3年前,這是何劍怎么也想不到的事情。

  不善言辭的何劍是巴州區大羅鎮雙漁村遠近聞名的種養殖愛好者。從1988年初中畢業后,為減輕家庭負擔,將種養殖當成自己的事業,這一干就是29年。養過豬、放過養、種過丹參、栽過皂角......在何劍的回憶中,小規模的種養殖只能過把生活簡單過好。

  安于現狀對于滿懷抱負的何劍來說,顯然不是他的夢想。深思熟慮后,2014年,何劍深感技術對于種養殖的重要性,“求學之路”一去就是兩年。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2016年得知家鄉扶貧創業,還不死心的何劍決定回到家鄉。“如果再次做回養殖業,必須要形成大規模......”這是何劍心中的自我盤算。

  回到雙漁村,剛上任的第一書記岳夢軍給了何劍一顆定心丸。對于大規模創業,多年來的零散種養殖的何劍還是有點忐忑。在岳夢軍的印象中,何劍的踏實和執著是他看中的品質。在岳夢軍的鼓勵和扶持下,一起外出考察,最終敲定在養土雞的同時,飼養萬源縣的“舊院黑雞”。就這樣,何劍再次走上了種養殖的道路。

  計劃容易實施難。2016年2月,何家院養雞場正式進入實施階段。原來的場地已經不能滿足大規模的計劃。10余畝的征地成為了首要解決的難處。早出晚歸、軟磨硬泡,鄰居的擔心讓征地工作持續一個月之久。當時的辛酸苦辣,何劍歷歷在目。

  在四處籌借了15萬現金后,養雞場在3月份中旬一期工程建成,購進本地雞苗1200余只,150天后,雞順利出售,收入3萬余元。這一次的試水讓何劍決心擴建。2017年第二期工程在何劍的預想中實施。再次流轉土地20畝,在萬源考察后帶回了1300余只的舊院黑雞,一切都在有條不絮的進行中。

  好事注定多磨。2017年上半年的禽流感,讓何劍的雞場陷入了銷路難的問題。第二批已經等待出售,原先協商好的小商販也消失不見。在四處奔波后,雞被便宜賣掉,虧損一部分。對于突如其來的困難,何劍還是不放棄。和岳夢軍商量過后,兩人決定再次考察萬源,找到了飼養舊院黑雞大規模的合作社,訂合同,送技術,根據出欄質量,最高以35元一斤進行到戶回收,最低15元一斤的保底價解決了銷路難的后顧之憂。

  技術和銷路得到了保障,何劍又有了新的想法。盡管前期投入大,效益也處于逐漸回收的良好態勢,但雙漁村依然屬于貧困村,56戶157人的貧困鄉親需要脫貧致富,而雙漁村受地理環境影響,脫貧方式有限,養雞卻是一條行的通的路。

  和妻子商量后,何劍主動與村兩委聯系,說明想法,愿意為貧困戶提供雞苗和技術幫助,上門回收成雞。“不用等年底,現在我已經脫貧了”60多歲的羅成再滿心歡喜。賣完1000多只雞,收入2萬余元后的羅成再直言最感謝的人就是何劍。因病、缺技術是羅成再貧窮的原因,自己不愿被評為貧困戶,是何劍的帶動讓自己甩掉了“貧窮帽子”。

  在何劍的帶動下,已有6戶貧困戶不用等到年底脫貧。在何劍的規劃里,帶動貧困戶35戶,養殖黑雞5000余只。預計銷售額將達到30余萬元。何劍深知,想要帶動群眾脫貧致富,一個人的力量遠遠不夠,領辦合作社、集中散戶,形成規模化、產業化、專業化可持續發展模式將是下步必走之路。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