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夏蠶喂了4張,估算產繭170公斤,按以往市場價格要賣4000多元。”記者昨天在重慶市江津區石門鎮永安村蠶農黎容家看到,兩排簸箕擺在竹架上,密密麻麻的“蠶寶寶”正在啃著桑葉,有些已經開始作繭。
近年來,由于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較多、勞動力單價逐年上漲、部分蠶農對市場經濟把握不準等原因,石門鎮桑蠶養殖戶數量逐年下降。
為推動蠶桑養殖走出低谷,石門鎮狠下功夫,不斷加大對養蠶業的幫扶力度。在市場價格波動的情況下,對養蠶兩張以上的農戶實行最低保護價收購,保護蠶農利益。
該鎮還充分發揮“蠶桑協會”的作用,定期舉辦各種形式的蠶桑養殖技術培訓,傳授最新的桑種植、蠶養殖技術。同時,加強政策引導,認真分析蠶繭市場信息,及時向蠶農宣傳最新市場動態,努力拓展蠶桑產業鏈,推動發展“蠶桑+林下養雞”“蠶桑+養魚”等多種立體農業模式。
目前,石門鎮永安村共有桑蠶養殖戶近60家,喂養夏蠶100余張,預計產量超過2500公斤,總產值超過1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