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著在外打拼多年所積累的經驗,把觀賞草種植打造成特色經濟——返鄉農民工余興衛,是社旗縣興隆鎮大康莊村青年農民,前幾年,他在河北打工,從事苗圃管理工作,他邊學邊干,邊干邊總結,慢慢掌握了觀賞草的種植秘訣。
“懷揣技術闖天下,走到哪里都不怕。”正當他準備到別處發展時,社旗縣實施“人才回歸”戰略,返鄉創業的春風吹進他腦海里。于是,他辭別河北老板回到家鄉,拿出全部積蓄,注冊成立了觀賞草花木發展公司。
他先后從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引進細葉畫眉草、披針葉苔草、金紅羽狼尾草和紫葉相草等20多個觀賞草品種進行實驗種植。在他不懈努力和精心管理下,很快摸清了這些觀賞草的生長習性,掌握了觀賞草異地種植技術。隨著種植面積、經營規模逐步擴大,他的公司有計劃地吸納村里貧困戶到公司上班。
“這個項目,無論是男女老少都能干,每人每月能掙到1500多元的工資。”余興衛說,“公司每年發放勞務費80多萬元。2016年以來,興隆鎮已有30多戶貧困戶在公司務工實現脫貧。”貧困戶祁國華說:“一年能收入一兩萬塊錢,還方便照顧家里,地里有活了還能干活。”
目前,余興衛的觀賞草公司已由原來的3畝發展到200多畝,收集觀賞草標本100多種,推廣種植40多種,年產量1000萬叢以上,已與十多家國內上市公司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產品銷往全國20多個大中城市。
種下“致富草”,開出“脫貧花”。在余興衛觀光草發展公司的輻射帶動下,該縣已有橋頭、郝寨、饒良等6個鄉鎮10多個村發展觀賞草種植,總面積有1000多畝。談起下一步打算,余興衛說:“要真正把觀賞草這一美麗產業打造成引領群眾脫貧致富的新型帶動項目,打算讓貧困戶承包點地,我給他們提供種苗和技術,讓他們盡快地富起來,早日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