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河南滎陽市崔廟鎮白趙村的牡丹在綠葉映襯下,格外嬌艷。
記者剛進村委,迎面遇見村主任馬史應,談起油牡丹,他的話匣子一下子就打開了:“牡丹籽油營養豐富,醫療保健作用獨特,價值遠遠超過棕櫚油、橄欖油等高端食用油,被國內外專家稱作植物油中的珍品,村里種植的村民都說好。”貧困戶李學志更是喜上眉梢:“牡丹渾身都是寶,籽能榨油,根曬丹皮,花瓣做茶,對俺貧困戶來說就是個聚寶盆。”
白趙村位于滎陽市南部,全村區域面積4.8平方公里,耕地2086畝,林地360畝,轄13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502戶1676人,群眾大都散居在溝溝坎坎,交通閉塞,制約著種植和養殖業發展。
2014年滎陽市交通運輸局駐村工作隊入村后,大力改善基礎設施,積極謀劃產業發展,堅持以脫貧攻堅為全村工作重心、首要任務和頭等大事。經過充分調研,根據白趙村的自然條件,駐村工作隊以“幫群眾辦實事、切實解決群眾最后一公里”為切入點,多方咨詢了解,決定大力發展油牡丹產業。
在黨員干部帶動下,滎陽市交通運輸局聘請專業技術人員現場指導培訓油牡丹種植,動員群眾大力發展油牡丹產業。經過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的不懈努力,得到了大多數農戶的認可,農戶對自有土地進行了平整,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組織種植經驗強、有責任心的生產隊長及群眾代表到洛陽實地選苗,引進油牡丹苗木100畝和油牡丹籽回收合同。
眼下,白趙村油用牡丹長勢喜人。談到牡丹籽榨油收益如何,白趙村黨支部書記馬良紀給記者算了一筆賬:“8月份牡丹籽收獲,按畝產300公斤、出油率為五分之一計算,一畝油用牡丹一年可產牡丹油約60公斤。目前市面一瓶一斤裝的牡丹油就能賣個數百元至上千元不等。我個人是非常看好這個產業的,尤其現在國家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廣闊的國際市場也會是油用牡丹產業的發展方向。”談起村里的未來發展,馬良紀信心滿懷。
截至目前,該村已完成了108畝油用牡丹苗木種植,新建油用牡丹灌溉配套蓄水池30個。該項目的實施將助力區域農業產業、扶貧、旅游開發、生態環境修復等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