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貴州畢節元巖村:脆紅李成致富果

   日期:2017-07-2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91    評論:0    

  夏意正濃,遠遠望去,龍場營鎮元巖村的山坡上,一排排脆紅李樹橫豎成林。微風拂過,縷縷果香暗涌,撩撥人心。

 

  一直以來,該村大量土地資源閑置,農民守著土地過著貧困的日子。為實現土地資源利用最大化,讓閑置的“死資產”變為“活資源”,該鎮黨委、1212破解發展難題,改變種植思路。

 

  2014年,該鎮黨委、1212帶領村民們到四川考察脆紅李種植業,發現元巖村海拔高、溫差大,十分適合種植脆紅李,且該村土壤酸堿適中,種植的脆紅李水分多、味道甜。說干就干,隨后該村成立脆紅李專業合作社,發動村民們種植脆紅李。

 

  元巖村素有種植李子的歷史,對于改種脆紅李這個想法,大多數村民都表示懷疑,“脆紅李真的比我們普通的李子好嗎?能讓大家富起來嗎?”

 

  “不僅是種子,我們還引進了技術,有了技術支撐,效益一定好。”說起脆紅李,原村主任王志全信心滿滿地向大家保證,只要種出來就能賣出去。

 

  合作社貸款40萬購買樹苗免費發放給村民,村民只需負責日常的地間管理,果樹掛果后不用擔心銷路問題。

 

  作為合作社的“大家長”,王志全還將農技專家請進村里,辦起了田間學校。專家根據不同的季節、氣候,向村民傳授了清園、施肥、疏花疏果等管護步驟,并深入果園進行現場演示。“以前只會施肥、澆水,根本不知道種植果樹還有這么多技術。”王志全感慨道。

 

  除了種脆紅李,地里還套種了低矮作物,一來是為了松土,增加土壤的肥力,二來村民們也可以多一份收益。

 

  村民王世紅家種了12畝脆紅李,只要一有時間,她就會到地里看看。眼看著樹上的果子一天天成熟,王世紅心里的大石頭也漸漸放下。“以前擔心種了賣不出去,合作社向我們承諾種出的李子由他們銷售。”有了合作社的銷售渠道,王世紅只盼著脆紅李早些成熟。

 

  “如果還是按以前的傳統種植方法種土豆、種玉米,我們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脫貧致富。”村民王志虎家種植了27畝脆紅李,對于種植脆紅李,他一開始就十分看好,還加入了合作社。如今他不僅發展了種植業,還學到了很多種植知識。

 

  平日里,合作社每天會安排至少一人值班,查看李樹的生長情況,幫村民們解答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李樹要及時修枝壓頂,來年李子才會長得又大又紅。”如今,王志虎已然變成了專業人士。

 

  脆紅李種植5年后進入豐產期,王志虎說,到那時一棵樹上能長出150斤左右的李子,價格也比本地李子貴,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如果能讓我們的脆紅李延緩2個月進入市場,收入就會比現在高很多。”王志全說,再過2個月脆紅李將進入成熟期,一個個果子都是致富的金果,村民們很快就能品嘗到增收的甜頭。

 

  王志全介紹,目前合作社已和重慶、廣東等地的合作商簽訂了銷售合同,待脆紅李成熟后,很快將銷售一空。王志全說,下一步,元巖村還將修建冷庫。

 

  如今,元巖村脆紅李的種植面積達2400畝,覆蓋了221戶貧困戶,丟荒的土地利用起來了,外出務工的村民慢慢回村了。樹上的脆紅李每天都在生長、變紅,對元巖村的村民來說,每一天都充滿希望。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