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天水市政府披露,為大力發展秦州區西菜南移戰略目標,結合區委、區政府“61111”產業發展及區農業局“125668”現代農業發展目標,提高設施蔬菜種植技術,確保基地蔬菜高產、優質、增效。今年,區農業局技術干部長期深入蔬菜基地開展了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新品種新技術應用推廣指導工作。
時下,正值大棚蔬菜生長旺盛上市期,區農業局經作站技術干部先后深入娘娘壩鎮張山村、大門鎮下街村、楊家寺鎮石馬村、牡丹鎮大柳樹村蔬菜基地,對當前蔬菜長勢和病蟲害防治、新品種新技術應用等方面具有針對性的進行現場 指導,發現什么問題講解什么問題,內容豐富,措施到位,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用性。
推廣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在大門鎮、娘娘壩鎮等設施蔬菜基地推廣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通過可控管道供水系統,將加壓的肥水溶液輸進干管、支管、灌溉帶,再由滴水孔均勻、定時、定量滴在作物根系發育區,供植物吸收利用。膜下滴灌的平均用水量是傳統灌溉方式的12%,并且節省施肥勞力。
引進蔬菜吊蔓夾新產品。吊蔓夾可以將植株高效快速固定在一起,不傷植株,而且固定與解開容易,大大提高了設施蔬菜生產的吊蔓與落秧效率,解決了植株生長過程中落蔓的難題,對植株沒有任何束縛,可防止植株的折斷或碰斷,使植株健壯生長,對提高產量有促進作用,并且節省工作量,降低勞動強度,特別適用于黃瓜、番茄和西瓜生產。
通過面對面詢問講解、解疑答惑 ,“手把手、心貼心”對種植戶開展技術指導,從而堅定了蔬菜種植戶發展蔬菜生產的信心和決心,使其熟練掌握最新設施蔬菜栽培實用技術,以及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識。實現技術培訓與上門服務對接,不斷提高群眾的種植技術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及生產管理能力。
同時也提高了基地產量,達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的。為秦州區盡快實現西菜南移、規模化經營、標準化生產、品牌化建設、市場化運作、現代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